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1版:天下
3  4  
PDF 版
· 美贸易赤字勿怪人民币
·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10年低迷
· 美财政部最新报告:中国没有操纵汇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10年低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协议。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时任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的弗日德·伯格斯藤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

  专家分析认为,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抑制了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对生产企业造成打击。日元升值又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廉价的外国制成品也同时涌入日本,冲击着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日元大幅度升值引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国际投机资本在日本兴风作浪。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地价爆涨,股价扶摇直上。到1989年末,日经225种股票的平均价格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日本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泡沫经济。有专家认为,日本经济进入十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

  据《人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