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芦花深处,五常西溪等待怒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寻找西溪文化脉络
芦花深处,五常西溪等待怒放
本报读者团昨畅游人文西溪
  本报读者团昨畅游人文西溪

  本报讯 写出千古名作《长生殿》的洪昇,以他所属的名人辈出的洪氏家族文化浸染了五常西溪的脉脉风情;手持几百年传下来的老祖宗们打造的木制武器,五常西溪的村民们自建的“五常十八般武艺”队,创制了草根维护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钱江晚报、中共余杭区委宣传部、五常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寻找西溪文化脉络”活动昨天举行,一行五十多人走进五常西溪的芦花深处、水上人家,领略了西溪独特而迷人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深厚人文积淀背后的和谐文化力量。

  走在五常西溪湿地边,看到芦苇随风摇曳,专家和读者们大发感慨:杭州城边上还有这么美的风景;在西溪一、二期公园之外还有这么一个独特内涵的人文景点!

  在蒹葭深处,专家和读者们看到了水上西溪。它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佳人。哪怕在冬季散淡的阳光里,水面波澜不惊,像西湖的碧波。知名文化人杨芳菲感慨:“真是一片没有消逝在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在洪氏祠堂,本报读者团发现了人文西溪,洪家先后出了三个宰相、五个尚书。洪迈、洪昇,他们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不朽的足迹。在水上训练场,读者为五常十八般武艺所震撼。村民说,这是他们强身健体,保家护村的活动,每天早晚都练。

  五常党工委宣传委员胡荣法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五常区块),将重点做好两块文章,一是保护原生态,二是把西溪的洪氏文化发扬光大, 努力建设一个具有人文内涵的五常西溪。

  本报记者 金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