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越韵西溪:
竹径凉亭边的“十八相送”
· 英豪西溪:
芦苇荡边的“十八般武艺”
· 2006冬·西溪四重定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英豪西溪:
芦苇荡边的“十八般武艺”

  让人惊奇的是,在白鹭鸣飞、鱼儿欢跃、湖光波粼的五常西溪,竟然有一支“嘿嘿哈哈”的“五常十八般武艺”队。昨天,在芦苇荡边上,一群村民手持几百年传下来的老祖宗们打造制作的十八般木制兵器,正在紧张操练。

  这些兵器的花样可透了,有龙刀、凤刀、担刀、蔡阳刀、金瓜锤、枣逆锤、钺斧、笔艺爪、方天戟、三尖二刃刀、木棍、阴镗、阳镗、木伞、大劈锁、文耙、武耙、李公拐,虽然都是木头做的,但耍起来每个人的套路都不一样。蒋正明使的是大劈锁,这件兵器,他已经练了40多年,练得身体健康,练得心情愉快。他说,村里还有不少年轻人都拜他为师,他已经带了11个徒弟了。22岁的帅小伙子胡吉云使得一手好棍法,他说自己从9岁就开始练武了,一直练到现在从没间断过,不仅会耍棍,“五常十八般武艺”都会。

  2004年,村里组建了“杭州西溪(五常)民间武术队”,力求把武术文化发扬光大。武术队的100多名男女老少武术队员都是当地村民,最老的队员93岁,最小的队员6岁。昨天,该队总教练章建华说,“五常的民间武术”是一种可单打独挑,也可几人一组直至一二百人一起上的操演阵法,就像是回到了古战场,排兵列阵。其独特的五常特色,是中华武术的任何一个流派、一个团体都没有的。

  “杭州西溪(五常)民间武术队”的成立与发展无疑使当地人对武术更加喜爱,除了武术队队员练武不辍外,其他村民也跃跃欲试。胡吉云说,村里不少女孩子也开始练武了,她们练的多是剑,既练身材又练身体。

  本报记者 陆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