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越韵西溪:
竹径凉亭边的“十八相送”
· 英豪西溪:
芦苇荡边的“十八般武艺”
· 2006冬·西溪四重定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越韵西溪:
竹径凉亭边的“十八相送”

  越剧从落地说唱到登台演出,发生这一质的飞跃的地方就在西溪。昨天我们在五常西溪也听了一曲原汁原味的五常的“十八相送”。

  “梁山伯”苏杨玲穿了一件蓝色的戏服,“祝英台”俞小清穿了一件粉红色的戏服,这些都是她们特意从嵊州买来的。唱戏的地方是在河边的一个凉亭里,凉亭外面就是竹林小径。亭子里放了一只小小的录音机,两人唱的是缠绵的“十八相送”。两人还特意化了妆,录音机里放一句,她们就跟着唱一句,虽说与“小百花”越剧团的《梁祝》比,她们的表演是超级业余的。但放在西溪这么美的环境中,即使她们再业余,她们也因自己的原生态而十分优美。俞小清已经自娱自乐唱了十年的越剧了,苏杨玲也唱了四年。在西溪这一带,很多人都喜欢唱越剧,她们常常唱给自己听,也唱给周围的村民听。越剧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本报记者  陆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