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21日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其中科学家证明庞加莱猜想被列为头号科学进展。
《科学》杂志说,科学家们在2006年完成了“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章节”,这个“有关三维空间抽象形状”的问题终于被解决。庞加莱猜想属于数学中的拓扑学分支,1904年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即如果一个封闭空间中所有的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三维圆球。百余年来,数学家们为证明这一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被称为数学隐士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在证明庞加莱猜想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后来三个独立的小组又进一步填补了佩雷尔曼证明中缺失的关键细节,百年难题终获破解。《科学》杂志称,科学家们已经达成共识,认为这一猜想已经被证明。
——从化石中提取DNA(脱氧核糖核酸):
利用DNA解码和分析技术,研究人员从尼安德特人化石和猛犸化石中获取了宝贵的遗传信息。
——冰原在收缩:研究人员在2006年记录下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原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流入海洋中。
——鱼迈出的第一步: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鱼化石,这种鱼能用胸鳍站立并“行走”,这可能是后来动物在陆地上用以行走的肢进化的开始。这种鱼是有肢脊椎动物已知的最近亲,为人类研究生命如何离开海洋登上陆地打开了一扇窗。
——隐身术的科学:虽然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哈里·波特的魔法斗篷,但科学家今年制造的隐身装置却是第一个将物体在视觉上屏蔽起来的雏形装置。它能引导入射的微波,使其既不反射、也没有影子。
——黄斑变性患者的希望: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这种眼部疾病的专家们发现,一种名为ranibimuzab的药能显著改善某些患者的视力,他们还找出了几个使得人们易患该病的基因。
——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发生的:从沙滩小鼠到果蝇、蝴蝶,各种各样的动物们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促成新物种进化的遗传变化。
——显微学的新前沿:2006年,生物学家们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细节,这为他们了解细胞和蛋白质的精细结构提供了更清晰的视野。
——制造记忆:2006年的几项发现让神经学家更进一步地理解大脑是如何录入新记忆的。科学家们认为,大脑负责加强神经元之间连接的“长时程增强”过程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大脑记忆的基础。
——新一类的小RNA(核糖核酸):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类新的小RNA分子,它们能够关闭基因的表达,这类新分子被命名为“Piwi-干扰RNA”。
黄禹锡造假列为“年度崩溃事件”
另外,《科学》杂志将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论文造假骗局列为“年度崩溃事件”。干细胞研究人员黄禹锡及其合作者曾在《科学》杂志发表两篇有关干细胞研究突破的重要论文,但他们制造的骗局在2006年被彻底揭穿。《科学》杂志说,本年度还查处了其他几起科学研究领域涉及不端行为的事件。
数学,现代科技的“金钥匙”
——解读2006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
每逢岁末,美国《科学》杂志都会公布当年度的十大科学进展。这是对全球科学研究的年终盘点,因此有“科学界的奥斯卡”之称。
在《科学》杂志22日公布的2006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中,证明庞加莱猜想名列榜首,这应该符合大多数人此前的“猜想”。1904年,法国大博学家亨利·庞加莱提出了一个猜想:在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假如每条封闭的曲线都能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一定是一个圆球。庞加莱的短短几行字,成为数学界100多年未能证明的难题。
在今年夏天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为证明庞加莱猜想作出杰出贡献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毫无悬念地赢得了数学界最高奖——菲尔茨奖。
过去多年来,数学类成果很少能入围《科学》杂志的年度十大进展。因此,此次证明庞加莱猜想登顶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也提醒科学界不应忽略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金钥匙”地位。
多项基因生物技术的成果入围今年十大进展,反映了这一领域继续成为全球的科研热点。这些突破依然主要由美国科学家取得,这也是美国联邦科研机构将高比例研究经费投向基因生物领域的必然结果。
今年的几大基因生物学成果反映了这个领域的多个研究分支处处开花的局面。如科学界利用基因分析技术获取尼安德特人和猛犸的宝贵遗传信息,为研究人类进化史和地球演化史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发现人类制造记忆的过程和新类型的RNA(核糖核酸),让科学界对人体内部的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的显微技术问世,为人类更精细地了解人体的细胞、蛋白质等细微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而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这种眼疾找到相关疗法,则为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有关气候和环境领域的成果今年再次入选,表现出科学界对这一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视。科学界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这反映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正在加速全球变暖,并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今年科学界已就此问题多次发出了强烈的呼声,如告诫北极冰层可能在2050年夏季完全消失、欧洲经历百年来最温暖的秋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造假事件被评为“年度崩溃事件”。《科学》杂志再度将此事拎出来的用意应该是,提醒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引以为戒,时刻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颜亮 据新华社
■《科学》杂志回顾与展望· 2007科研热点
4大探测器 新年新期待
美国《科学》杂志21日预测说,2007年的科研热门领域及话题将涉及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气候变化、在其他恒星周围搜寻类地行星以及人类与灵长类基因组比较研究等。
基因研究——找出疾病基因病理
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是指将健康人的基因组与患病者的基因组进行全面对比,试图找出疾病的基因病理。这类研究目前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兴起。科学家们已经将这种基因对比方法应用于黄斑变性、炎性肠道疾病等研究中,而且下一步还将尝试分析精神分裂症、牛皮癣、糖尿病等更多人类顽疾。但依靠大量的基因对比数据,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类理解疾病发生的机理,目前仍未可知。
人类与灵长类基因组比较研究也将继续推进。《科学》杂志说,科学家已经完成人类和黑猩猩基因组的测序,下一步生物进化的基因研究将向灵长家族树的其他分支推进。目前,大猩猩、恒河猴、长臂猿等的“低清晰”版本基因组图也已得出,2007年,科学家们将绘制出更加精确的版本。另外,科学家还有望绘制出婴猴、树鼩、鼠狐猴的基因组草图。如果研究进展顺利,可能会最终解释人类是如何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在进化道路上分道扬镳的。
考古发掘——探究人类祖先的身份
近年来,古人类学家在格鲁吉亚、中国、肯尼亚的多处考古地点新发掘出不少最早期人类的颅骨、牙齿、下肢等化石。从2007年开始,研究人员将陆续发布对这些化石的比较研究结果。这将为人类理解180万年前离开非洲的祖先们的身份提供更多线索。
行星探测器——带给人类无比的期待
对于从事行星研究的科学家来说,2007年将是令人无比期待的一年,4个初出茅庐的行星探测器将在这一年全速运转。欧洲的COROT探测器2006年12月27日即将升空,它未来将专职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2007年将在火星表面拍摄迄今最为清晰的图像,并启用雷达试图搜寻火星地表之下1000米深处的岩石层。欧洲的“金星快车”探测器也将全力工作,为人类发回有关金星的更多宝贵信息。而明年2月,美国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也将在远征途中发回它所拍摄到的木星图像,“新地平线”号的最终探测目标是遥远的冥王星。
气候变化——不容忽视的热点
2007年,气候变化问题仍将是关注热点。《科学》杂志说,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不容忽视。2007年2月,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将发布最新的全球变暖研究报告。3月份,国际极地年计划正式启动,科学家们将着手研究地球两极的气候变化。此外,国际社会仍将关注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民主党领导下的国会能不能出台某种程度上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总统布什将作何反应,这些都将是明年气候问题的关注重点。
韩国科学家要克隆猴子
《世界日报》
从黄禹锡造假丑闻中走出来的韩国科学家,日前称他们将尝试克隆猴子。
韩国国立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说,他们将从2007年开始启动一项专门计划,希望在2009年年底之前成功克隆出猴子。科学家称,克隆猴子将有助于绕开现有伦理壁垒,为治疗人类多种疑难病症带来新希望。这是因为,猴子是最为接近人类的一种动物,在克隆猴子的过程中,将会帮助人类掌握更多有关人类自身的可靠信息。如果克隆成功,势必会在基因疗法、人造器官等诸多领域带来新突破。
灵长目动物繁殖过程中的许多要求比其他哺乳动物“更为严格”,因此现有克隆技术对灵长目动物并不适用。
肥胖可能缘起细菌
《自然》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肥胖和人体内一种特定细菌水平之间发现了一种紧密的联系。这或许意味着,未来将有一种全新的减肥方法,不同于以往的限食或运动等方法。
美国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科学中心的科学家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进行的两项研究显示,无论是肥胖的实验鼠还是肥胖的人,其体内都有一种特定细菌的水平明显和其他细菌不同。研究负责人杰夫瑞·戈登说,“这种微生物组群应该和肥胖有关。”不过,科学家还不清楚,上述发现和肥胖之间的具体作用机理是什么。但是科学家称,他们已经找到了两者之间互有联系的证据。 本报通讯员 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