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大师之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师之情
■本版撰稿 林晓 图片均据新华社
  相声大师马季不仅有着丰富的创作和表演经验,同时也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相声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新生力量。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群星闪耀,其团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家军”。而如今,“马家军”已成为中国相声舞台上的中流砥柱。

  “相声伯乐”收徒20人

  “我已经65岁啦,艺术上这叫成熟期,不但要继续为大家表演,而且我还有一个重任,要培养徒弟啊……带了不少徒弟,姜昆、冯巩、刘伟都是我徒弟。”相声《训徒》的开场一段,是马季相声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别人收徒弟,大都是坐在家里等徒弟上门儿,或经人介绍或慕名而来;而马季是主动出击,满世界搜寻人才,发现人才。”

  马季从艺50载,收徒20人,分别有: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王谦祥、李增瑞、彭子义、韩兰成、刘喜尧、常佩业、黄志强、黄宏、笑林、赵龙军、侯冠男,台湾的李国修,马来西亚的姚新光,以及关门弟子总政歌舞团的尹卓林等。

  赵炎、刘伟是马季弟子中与其合作比较多的搭档。马季与他们二人,以及王金宝、冯巩合作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更是被称为经典之作。

  马季还摒弃创作私有、储为己用的惯例,把很多作品分给弟子和青年相声演员去表演,其《百吹图》据说是建国后的新相声作品中被其他演员排练演出最多的作品。他还著有十三万字的《相声艺术漫谈》,把自己的艺术经验传播给更多的相声从业者。

  在他艺术生涯的后期,由于健康原因已经不能更多地登台演出了,但他依然记挂着相声,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弟子们。当年红极一时的弟子刘伟是马季最宠爱的弟子,多年来由于没有合适的搭档而有些消沉。风烛之年的马季从《送别》开始,就一直鼓励与支持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相声道路,师徒二人互为捧逗,继续表演新的作品,为大家带来欢乐。

  憾留三大未了心愿

  今年是马季从艺50周年,弟子们原本准备为他搞一场纪念从艺50年的专场演出,但因为各种原因被推到了明年,如今马季突然辞世,难免成为一大遗憾。

  马季第二个没有完成的心愿就是想建一所更为专业的相声学校,能够让更多喜欢相声的人有机会学到真本事,展示真本事。曾有新加坡一机构想出资在中国建一所独立的相声学校,但没有教材、没有师资,只好作罢,马季只能在一边干着急。他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办一所有规模的相声学校,用正规的一流教材,大量地培养人才。”

  马季的第三个遗愿就是想出一套音像教材。弟子刘伟说:“恩师本来准备出一套教学片,就是把这几年对相声的心得,通过演讲稿,再加上所有的示范节目,做成音像教材。并不是要很专业,就是让大家听完后,觉得不那么深奥、不那么难学,用很浅的道理表现,希望能够借此把多年演出的经验和掌握的相声传播给社会,贡献给社会。这个音像资料马先生已经准备十五六年了,没想到也成了他未了的心愿。”

  弟子眼中的马季

  姜昆:老师洒了一生欢笑给大家

  马季老师最近思想非常的活跃,晚年一直致力于帮助年轻人,振兴相声事业。就在他走的前一天,我、马季老师、还有马东还商量着29日要走上星光大道,为“挑战主持人”的冠军颁奖。

  马季老师去世两个小时,全国都知道了,社会需要他,曲艺需要他,相声需要他,他的去世对于曲艺界,对于文艺界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我30岁的时候马季老师就让我单独说相声,不再带着我,34岁就让我做了说唱团的团长,他自己不做。我一开始还有一些抱怨,老师怎么不带着我了,不管我了,后来才明白,他是让我自己去历练。

  我说了10年相声,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虎口遐想》,一个《如此照相》,只有这两段,老师说有点儿意思。马季先生去世,我们师兄几个抱头痛哭,我们是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太重了,我们都在忙碌着老师的后事,马季老师洒了一生的欢笑给大家,我也要让老师带着欢笑走。

  刘伟:师傅要求先做人再学艺

  马老的遗照是他在55岁那年钓鱼时拍的,马老特别爱钓鱼,我陪老爷子钓过几回,他耐得住性子。看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我们昨天选了很多张,觉得只有这张生活照最随意,最能体现他为人处世的性格。

  我16岁开始跟随马季老师,到现在已经32年了。

  艺术上向师傅学到了很多知识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最感动的是向师傅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师傅一直教诲我和师兄弟,除了好的艺术外,更要有好的人品。师傅要求我们先做人,再学艺。

  冯巩:先生就像太阳一样

  我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崇拜马季先生,他到我们学校去了一次,我就决定跟着马先生了。

  这个排练厅就是他工作过的地方,侯宝林等人当年也在这里工作。以前,我看到马季先生经常彻夜不眠在创作。先生的作品歌颂讽刺并重,开创一代先河,是继马三立、侯宝林后的里程碑。

  谁能继承马季的相声事业?我想追但追不上,他就像太阳一样。没别的,好好做人,好好说相声。

  夫妻情:相声娶了音乐

  马季“两情”

  夫人于波比马季小8岁,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不过搞的是音乐。她在中国唱片社任音乐编辑时,编辑的《十五的月亮》、《望星空》风靡全国。

  于波来到铁道兵文工团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196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文工团团长焦乃积对于波说,要给她介绍对象。听到“马季”的名字时,于波一下子笑出声来:“焦团长,您开什么玩笑?我十几岁就从广播里听他说相声,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找着对象?他是不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呀?”于波看在焦团长的面子上去赴了约。一见面,果然印象不佳,穿了件白衬衣,人更显得又黑又胖,个子也不算高,再加上一般人对说相声的成见——滑、耍贫嘴、登不了大雅之堂,几句寒暄以后,于波站起来准备告辞,马季却对她说:“我刚挨过批斗……”于波的心一下子被拽了回来:这马季,还挺真诚。

  结婚才几个月,马季就被戴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马季一天三班挨批斗,领导找于波做工作:你是军人,要站稳立场,考虑自己的前途。靠着对马季的信任与理解,于波没有动摇。

  马季不在家时,于波会觉得冷清;马季在家时,她又觉得太热闹了。有一次,于波和马季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半了,马季忽然对于波说:“今天在飞机上,我想了一个段子,你帮我听听,行不行?”就这样,于波总是马季创作相声后的第一个听众。有时于波假装睡得死死的,马季也真够绝的,你不醒我也照样念,于波不得不爬起来,不一会儿,就给马季指点上了……

  一个搞音乐,一个说相声,全是艺术。一雅一俗,似乎不是一路,可事情就是这么神奇,内向与外向,沉静与活泼,往往会是最佳组合。

  父子情:儿子是最大的骄傲

  马季34岁时有了儿子马东。马季退休后很少再“出镜”了,倒是马东作为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频频露面。

  马东出生于1968年冬天,那时马季正是批斗对象。为了照顾好母子俩,岳母提前将马季的妻子接回了哈尔滨老家。小马东出生不久就被委托给妈妈的好友黄妈妈照顾。当马东三岁半的时候,马季终于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一起接马东回家。

  马季一进门就看到马东在桌子下面淘气。黄阿姨喊马东:“小马东你看谁来了?”马东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特别郑重地给马季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大声说:“叔叔好!”听到这话马季的眼泪当时就流出来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马季唯一一次流泪。

  马季在相声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这个圈子的酸甜苦辣了解得太多,他不希望儿子踏入这个圈子。马季曾说:“马东小时候,姜昆等人常到家里来,我们在这边研究相声,发现马东在偷听,我立即把他撵出去。我希望他能有自己的爱好,不要受我的影响太多。”

  1986年,马东被送到澳大利亚留学。因为思念儿子,马季添了一个“毛病”,喜欢摆弄家里的地球仪:转到北京,转到悉尼,有时对着地球仪自言自语。

  马东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也许由于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马东还是向往艺术。1999年初,马东接手湖南卫视《有话好好说》栏目,不但做主持人,还参与节目从创意策划到采访编排的全过程。后来在央视还主持《文化访谈录》、《挑战主持人》。马季见“生米煮成熟饭”,也就认可了,有时还出些点子。马季总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儿子是我最大的骄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