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名利场
3  4  
PDF 版
· 少女总裁 泡沫好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吴莹莹
少女总裁 泡沫好大
本版撰稿:张劫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吴莹莹成了最热门的大学生。100项发明、3项国家专利,芭蕾、民族舞高手,编程得国际大奖,被知名跨国公司聘为亚洲副总裁……这一系列成绩都是由这位21岁的大四女生所取得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位全能型的神童,而且还注定是一位管理天才。

  数日后,质疑之声越来越多,北师大也承认其发明被夸大,许多材料未经核实。口诛笔伐直指北师大的浮夸学术风气和TopCoder公司故意炒作。

  只不到两周,吴莹莹的“水分”便被挤出不少,“天才少女”神话迅速破灭,吴莹莹背后的真相若隐若现。

  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

  跨国公司亚洲副总裁

  

  吴莹莹,1985年5月生,四川成都人,2003年高考理科514分通过特长加分进入北师大理科实验班(当年的理科录取最低分数是590分),一年后转入该校心理学院。

  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以这样一种正式的方式向媒体宣布,该校大四女生吴莹莹被著名跨国公司TopCoder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

  她之所以有此幸运, 是因为她出人意料地“优秀”。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新闻发布会和她参加“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的资料,吴莹莹已经拥有100项发明,其中有3项获国家专利;拥有计算机界著名的编程比赛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亚洲区总决赛银牌,是世界顶尖的机构ACM主席团第一个中国人;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北京市一等奖、今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球总决赛二等奖;在数理竞赛之外,作为北师大英语演讲协会会长,赴哈佛参加了“模拟联合国”会议并发言;主持两项北师大本科生科研基金,作为骨干成员参加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论文入选我国心理学最高学术会议全国心理学大会;大学期间,她访问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着手进行创新人才“自主性动机”的研究;同时还是3岁开始跳舞的“舞”林高手,通过芭蕾舞分级考试四级和中国民间舞九级(均为最高级别),擅长傣族舞;此外,还是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会员……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吴莹莹在博客中说,自己擅长下围棋,在围棋比赛中能够悟到竞争技巧的境界;吴莹莹还在博客中说,写过长篇小说《我们曾一起走过》。

  吴莹莹每周只有周一“在学校上完全部的课程”;周二到周六“全职工作”,每天工作16小时,据她自己表示,她的“脑电图和一般人的不一样,有两个线远超过一般人的长度,这种脑电图可能会使大脑每天保持清醒思考的状态比常人长些”。她在2006年的飞行记录超过了20次,2006年度交通费超过4万元。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吴莹莹不愧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百项发明无从考证

  三项专利技术含量低

  

  在校的美女大学生、跨国公司、亚洲副总裁、年薪不低于50万、100项发明……一长串耀眼的光环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媒体的高调报道后,吴莹莹口中一些经不起求证的事实,也被逐一发现。造星神话的光环被迅速地剥离,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良社会风气和学术风气,已经浸染了这位年仅21岁、颇有才华的大学女生。

  “我的人生也刚刚完成了百项发明,希望我的发明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这是2006年10月10日,在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新闻发布会上,吴莹莹入围100名候选人名单后应邀上台的发言。在多份材料中,吴莹莹均称自己十年创造100项发明,其中“OPEN书系快速检索装帧技术”、“速查字典及其检索方法”以及“动态计数印章”三项发明已经获得中国国家专利。

  100项发明是怎么统计出来的?记者检索了吴莹莹提供的材料和采访录音,发现只是提到有100项发明和她的第一项发明“自吸水花盆”,但从未将这100项发明列出。北

  师大也不得不承认其发明被夸大。“100项发明可能是一个虚数字。”北师大心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乔志宏说,吴莹莹材料中提到的100项发明,院里没有核实过。

  那么吴莹莹的三项专利是否也被夸大呢?在名为《吴莹莹:百项发明勇创新》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材料中,这样描述吴莹莹的“OPEN书系”专利:“该书系是由‘OPEN 书系快速检索装帧技术’和‘速查字典’两项国家专利为核心的检索装帧技术。……据统计,仅‘OPEN书系’中的中文拼音检索工具书一个产品,就能为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节省325个小时。安必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此发明的估价超过100万元。目前,‘OPEN书系’正在和新加坡鸿国国际集团洽谈合作事宜,将从该公司获得的海外风险投资高达300万元。美国Victina西湖咨询公司对此发明前景十分看好,并有明确意向表明希望注入风险资金。”

  而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中,查到属于吴莹莹的专利只有两个:“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专利号00113090.0,成都注册)”和“速查字典(专利号00223593.5,长春注册)”,属于同一专利在不同地区的注册。而在她注册专利之前,市场上就出现过类似的产品,在《朗曼字典》上就有应用。专业人士评价,这样的专利即使获得国家注册,技术含量非常低,经济价值也非常小。国家知识产权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由于不属于发明创造,这两种专利不需要异议审查,也就是说只要交钱,就可以获得国家公证性质的注册。”另外,“新加坡鸿国国际集团”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南京民营企业,以生产“千百度”女鞋为主。“千百度”这个名词,吴莹莹在网易谈她的发明经历时也有提到:“大学(的发明)就相对比较单一了,大学我就一直在深入地做Open的研究,开放几个小型的,比如我的千百度。”似乎“千百度”在吴莹莹口中成为了“Open书系”的一个小型产品。而在google上搜索“美国Victina西湖咨询公司”,发现它只出现在吴莹莹口中。

  吴莹莹的另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动态计数印章”以及“快速检索装帧技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根本就无法查到。北师大04级研究生周浩说,他曾担任北师大ACM队伍领队,对吴莹莹相当熟悉,可以帮她澄清这一问题,“有人说在网上只查到1个,其实有2个专利是她上大学后申请的,‘OPEN书系’是国际专利,国内可能查不到,计数印章正在申请。”乔志宏则称“动态计数印章”专利在申请时出现问题,并未获批。

  “OPEN书系”是否属国际专利,我们无从查证。但将未获批准的申请说成“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就难免有招摇撞骗之嫌。

  不易理解的海外经历

  花钱加入的学术团体

  

  让人更感到疑惑的是,在北师大新闻发布会上,吴莹莹被称为是03年入学的大四在校生。而在新华美通的新闻稿中,吴莹莹被说成是加州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心理学系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国内的宣传中,又说成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学士。既然吴莹莹是2003年入学,现在应该是一个没毕业的在校生,在校生没有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哪来的学士学位呢?斯坦福在读的研究生,又哪来的硕士学位?在媒体对她的采访中,她把“游学”说成是“留学”,既然是“访问学生”,就不是注册留学。这是一个常识性的概念,吴莹莹在接待媒体采访时,故意混淆两个概念,向外界传递出错误的信息。

  在吴莹莹的宣传资料中,还出现了数个美国学术团体的头衔。一个是吴莹莹大学专业相对应的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会员 。美国心理学会是一个庞大的松散型的组织,在全世界这个组织的成员有35000多人,只要缴纳27美元的会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加入。在该组织官方网站的加入条件中,还有加入这一组织的获得的好处。那就是可以为你进行学习、

  职业进行指导,定期地收到组织的会刊(可能是电子杂志)。加入这样的组织不需要有什么学术上的建树,只要缴费就可以获得相关的服务,和订阅一本杂志没什么区别。

  另外,吴莹莹自称“主持的本科生科研基金优秀课题《科技创造性人才成因分析》已经由国际发展心理学最高会议ISSBD 会议接受”。ISSBD也是只需交纳100人民币会费就可加入的团体,中国地区协调员和执委会咨询顾问是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

  另外,材料中还提到她本人于2006 年4 月,参加了在德州奥斯汀举行的美国心理学会 SWPA会议。SWPA是美国一个地方性组织“西南心理学会”,也是一个交钱就能加入的团体。对于这种“档次”不高的组织,资料中只用英文一笔带过,带有故意夸大事实之意。

  小IT公司商业炒作

  副总裁实为光杆司令

  

  加入TopCoder之前,吴莹莹拥有在IT界的眩目光环就是“拥有计算机界著名的编程比赛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亚洲区总决赛银牌,是世界顶尖的机构ACM主席团第一个中国人。”,她表示,正是自己在ACM的优秀表现引来了TopCoder高层的注意。今年8月,吴莹莹接到TopCoder公司打来的面试电话。一个多月后,该公司正式任命吴莹莹为亚洲运营部门副总裁,主管商业关系、市场发展等。

  事实是这样的吗?在ACM官方网站上未查到吴莹莹的名字,而在ACM(ICPC)行政总监威廉姆·鲍彻写给吴莹莹的一封英文证明中,注明吴莹莹担任的职务是“亚洲区中国记者及亚洲负责人助理”,落款时间为2006年4月12日。北师大心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乔志宏表示,这里确有错误,吴莹莹并非ACM主席团的成员。但在事实被披露之后,吴莹莹仍然自称是“ACM主席团助理主席”。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从ACM与TopCoder公司的关系说起。即使是IT领域的从业人员,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TopCoder是一家专门从事在线编程竞赛的软件公司。它的赢利方式,为一方面通过组织编程竞赛,广泛收取参赛费用,并对程序员进行人才识别,为各大软件厂商提供“猎头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参赛开发人员的才能,进行软件的分散式开发。TopCoder在这种网络编程大赛中,不能以软件厂商的面目出现,所以,就有了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出面主办这样的赛事。

  一位参加过ACM大学生在线编程竞赛的大连学生说,这家公司一直希望进入中国。但是,摆在这家公司面前的困难确实不少。

  TopCoder公共关系主管Jim McKeown也承认,公司目前在美国总部有不到100名正式员工,目前公司北京办事处只有吴莹莹一名雇员。

  TopCoder把一个北师大女生抛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在中国,俘获更多大学生参与到TopCoder的软件免费开发的行列之中。吴莹莹作为TopCoder的公关名片,无疑对找工作困难的大学在校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市场诱惑力。

  大学同学不了解她

  真实吴莹莹究竟如何

  

  没人知道这100项发明是什么,3项国家专利有1项未经通过,ACM主席团内并没有她的名字,跨国公司在亚洲区目前只有她一位员工……

  公正地说,即便有那么多“不”,那么多否定,但是在余下的部分中也能说明这位女孩子取得过一些成就。但是,这些存疑的地方严重伤害了整个事件的真实性。真金的纯度也不是100%,但是95%要说成是100%,即便是5%也能造成足够的伤害。

  “她是公认的强人,学习成绩样样好。但是和一般同学距离很远。”在北师大女生公寓2楼一间宿舍,几位吴莹莹同班同学说,吴莹莹是大二从理科实验班转到心理学院的,再加上她平时比较忙,很少来上课,大家都不太了解她,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只听说她小学五年级就学过编程,说实话,她的很多事儿还是这些天从新闻里知道的。”一位同学笑着说。

  吴莹莹表示自己希望低调,参加一个网站聊天时,她说,“今年在全国推两个大学生,一个是我,还有其他学校一个男生,然后北师大就把这个新闻提供给了媒体,结果曝出来以后,突然一下子其他的媒体就关注了。所以原本是不存在的媒体炒作的事情,而且我其实更倾向于低调地做这件事情”。

  根据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程序,本次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投票阶段于12月13日零时截止。打开评选官方网站,在首页列出的25位“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晋级候选人”中,没有找到吴莹莹的名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