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背影
3  4  
PDF 版
· 尼亚佐夫土库曼斯坦痛失“国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尼亚佐夫土库曼斯坦痛失“国父”
■本版撰稿:林晓
  尼亚佐夫

  12月21日凌晨,土库曼斯坦总统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66岁。尼亚佐夫在土库曼斯坦独立后连续担任总统15年,被尊称为“土库曼巴什(即‘所有土库曼人的父亲’)”。他去世的消息宣布后,土库曼斯坦全国沉浸在悲痛的氛围中。尼亚佐夫的突然离世,也使土库曼斯坦这个中亚能源大国的未来走向成为人们关注和猜测的焦点。

  孤儿院长大的“终身总统”

  尼亚佐夫1940年2月19日生于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族,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名农村教师,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那时尼亚佐夫还不到3岁。后来,他便与母亲和两个兄弟相依为命。

  1948年10月6日凌晨,阿什哈巴德市发生里氏9—10级地震,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约16万人罹难。当时年仅8岁的尼亚佐夫奇迹般地被从废墟救出,但他失去了所有亲人。成为孤儿的尼亚佐夫进了儿童福利院,上了中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中学毕业后,1959至1963年他在土库曼地质勘探系统职工工会委员会任教导员。后来他考入列宁格勒工学院,于1967年毕业,获得了政治学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尼亚佐夫担任土库曼别兹梅茵国营地区发电站动力工程师,很快升为工长。由于他工作出色,有卓越的组织才能,1970至1980年,在土共中央担任领导职务。1980年被一致推选为土共阿什哈巴德市委第一书记。1984至1985年,在莫斯科任苏共中央组织党务工作部指导员。1985年就任土库曼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同年又当选土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尼亚佐夫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0年1月,他当选为土库曼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同年10月以99.5%的选票当选土库曼共和国首任总统。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宣布独立后,尼亚佐夫再次以99.5%的高票当选总统。1993年10月土库曼斯坦人民会议授予他“土库曼人元首”称号。1994年1月,他经全民公决将其总统任期延长至2002年,引人瞩目地率先成为独联体国家中首位跨世纪总统。

  1999年12月,土库曼斯坦议会通过一项法律,授权尼亚佐夫“无限期行使总统权力”。2002年8月8日,人民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又推举他为“终身总统”。不过尼亚佐夫本人并没有接受。

  政策富国富民外交奉行中立

  土库曼斯坦拥有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22.8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为了摆脱苏联国民经济体系崩溃带来的灾难性打击,开辟本国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尼亚佐夫制定了优先发展天然气和石油工业的“能源富国战略”,宣

  布要将土库曼斯坦建设成“中亚的科威特”。10多年来,土库曼斯坦平均每年生产近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700多万吨石油,经济连续保持以17%—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01年和2002年,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均超过20%,增速居世界首位,颇引人注目。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保证下,尼亚佐夫奉行稳民、富民政策,实行高福利、高补贴政策,国家免费向普通居民提供水、电、天然气、食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向低收入居民低价定量供应面粉、肉类和黄油等食品,严格控制公共交通工具的票价,广泛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国家用于社会保障和文化事业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70%。在土库曼斯坦,汽油比桶装饮用水还便宜,1美元可以买到40公升汽油。

  除了对大事作出决策,按照土库曼斯坦的国家体制,全国上下事无巨细,尼亚佐夫都管。比如土库曼斯坦的男士不留长发、不蓄胡须,就是因为尼亚佐夫发了禁令。据他说,男人留长发、蓄胡须会给世人留下“土库曼斯坦人是邋遢的粗人”的坏印象。

  尼亚佐夫不仅独创了自己的一套颇有特点的国内政策,在对外政策上他也是独树一帜,主张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1995年12月第五十届联大一致通过决议,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土成为亚洲唯一的永久中立国。这一天被定为土“中立日”并成为其重要节日之一。1996年尼亚佐夫还专门撰写了《永久中立世代安宁》一书。

  深得民心的“土库曼之父”

  在当今土库曼斯坦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使用率最频繁的一个词汇是“土库曼巴什”,意为“土库曼之父”,这是土库曼斯坦人民对尼亚佐夫的称呼。百姓们在提到尼亚佐夫时就会用“我们的元首”、“我们的父亲”来代替。土库曼斯坦有数千座尼亚佐夫的塑像,全国各地的大型建筑上到处都醒目地悬挂着他的画像。尼亚佐夫的名字曾被用来命名海港、农场、军队甚至陨星。

  土库曼斯坦全国只有1份俄语报纸,报纸上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总统像和总统语录,总统像每天不同,但语录常常好几个月都不换。国民最熟悉的一条语录是:“民主就是和平,就是进步,就是人民幸福。”土库曼斯坦全国3家电视台,好多节目都与歌颂总统有关,与歌颂国家大好形势有关,总统的讲话,经常是3个频道在同一时间播放。

  土库曼斯坦的治安环境很好,很少听到过打砸抢事情的发生。那里也很安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基本上听不到人们大嗓门的说话声。

  尼亚佐夫喜欢直接听到人民的呼声。1998年11月,他倡议设立“人民信箱”。自信箱设立以来,土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写给总统的信件络绎不绝。尼亚佐夫平均每天收到群众来信达400封之多。在这些来信中,人民对土社会发展前景的看法,对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官僚主义和知法犯法等腐败现象的投诉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深切体会过失去亲人之痛的尼亚佐夫,非常重视对孤儿和失去监护人的儿童的社会福利保障工作。为使更多的孤儿得到应有关照,在尼亚佐夫关怀下,1996年10月阿什哈巴德“尼亚佐夫”孤儿院交付使用。这所孤儿院可容纳500人。目前共有160多名孩子在这里生活和学习。

  尼亚佐夫兴趣广泛,爱好诗歌、哲学、历史和音乐。2005年10月,尼亚佐夫出版了一本新诗歌集,名叫《亲爱的朋友》,收录了他对儿时的回忆及爱国诗篇。《土库曼斯坦报》报道称,部分诗篇主题是有关“祖国及其历史、人类友爱、光荣、勇气和爱情的”,其余则全部用来歌颂尼亚佐夫已逝的父母。

  《鲁赫纳玛》在土库曼语里的意思是“精神灯塔”,是尼亚佐夫耗费5年时间完成的巨著。全书描述了土库曼民族历史的起源、独立以来的历程和发展前景以及土库曼人的精神境界。该书自出版以来,已经在土库曼斯坦发行上百万册,被奉为“土库曼人的精神宪法”,已收录进中小学课本。2005年8月24日,该书还随俄罗斯的第聂伯号火箭升上太空。

  土库曼斯坦未来走向何方

  长期以来,尼亚佐夫一直饱受心脏病的困扰。1997年,他曾在德国一家诊所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此后一年里官方媒体两次宣布总统接受例行健康观察。2005年12月,尼亚佐夫又在阿什哈巴德国际医疗中心接受观察,1997年为其做搭桥手术的德国慕尼黑心脏病中心医生梅彻尔也参加了这项复杂的工作。梅彻尔医生被认为是尼亚佐夫的私人医生,有报道说,他经常呆在阿什哈巴德。

  今年5月,尼亚佐夫总统住院接受观察,但是梅彻尔没有参加。最新一次有各方专家参与的全面体检证明,尼亚佐夫的身体状况大大改善,医生们当时称总统的健康情况非常好。不过,反对派此后却列出了他的“患病清单”。10月初再次传出尼亚佐夫心脏病加剧的消息,随后得到总统本人的证实。他透露自己每天早、中、晚都要服用心脏病药物。

  土库曼议会曾多次确认尼亚佐夫为“终身总统”,但尼亚佐夫多次坚决拒绝,并宣布将在宪法规定的70岁限制到来之前,于2009年举行总统选举。不过由于时间还长,他还没有确定好“接班”人。在他突然辞世之后,谁将接替他的职位也就成了未知之数。目前有消息说,尼亚佐夫的儿子穆拉德·尼亚佐夫和副总理古尔班古雷·别尔德穆罕默多夫的可能性较大。

  长期以来,土库曼斯坦一直被西方认为是独裁国家,并因此受到有关国家和组织的各种制裁。在前苏联地区“颜色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土库曼斯坦也被分析人士列为了西方国家发动革命的下一个目标。尽管近两年里由于俄罗斯和相关国家的严防,西方国家的“颜色革命”热情有所下降,但是现在很难判断,土库曼国内外反对势力会不会联合起来,借助尼亚佐夫总统突然辞世留下的权力真空,发起新的“颜色革命”。此前流亡国外的反对派势力,已经宣布准备回国夺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