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图书新闻
3  4  
PDF 版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其传记作者“闹翻”
· 《3个专栏与1堆书衣》
· 一本严肃文学的小册子
· 可观的国际文学奖金
· 《经典常读》
· 重新发现美感的世界
· 《西溪湿地》摄影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重新发现美感的世界
——访《中国诗学》作者叶维廉先生
  著名比较文学专家的新著《中国诗学》的问世,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记者就此对他进行了采访。

  问:叶先生,您的经典著作《中国诗学》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增订版。增订版据说新增加了四篇文章,近8万字。这8万字新作是否在原来的理论上有新的探索?

  叶维廉:《中国诗学》的初版,正如我在序言里说的,是在前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许觉民先生催促下诞生的。理论上应该有新的突破。

  问:您在国外生活几十年,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有独特的高度。那么,《中国诗学》里所推崇的“即物即真、物象自现、见框解框、活进活出于大有大无的圆融境界”是否为最理想的美学境界呢?

  叶维廉:我从写诗到论述都是为了寻回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世界,在寻索的过程中,这个世界给了我们伟力去开发培植现代人已经失去的雄浑空间,你问我“郁结”有没有化解,我想应该说,还没有,但时时有能够活出活进的快乐。国内研读我的理论时,往往把我的座标倒置,或完全不认识我的诗的原动力。有些人很惊讶我一半的课程是教美国现代诗,我往往早上教中国古典诗或现代诗,下午教美国现代诗。

  问:您在国外任教几十年,又经常游历于各国的山水之间。很想知道,国外的生活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促使您用“诗一样的情感投入到美学、诗学探索”中的,是否更多的缘于您在国内时所经历的时代?

  叶维廉:外国给我的,最重要的是另一种空间,另一种遨游,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觉,在我们的文化里重新发现国人渐被遗忘的美感世界,一个西方大部分人感到陌生,甚至无从进入的世界,而一些独具慧眼的诗人刻不容缓地去热烈地拥抱它。

  杜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