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天使为何戴头盔
· 人物说法
· 官员过节要戒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天使为何戴头盔
  头盔的背后是医患矛盾

  ■ 王攀

  我相信,医生护士戴钢盔上班,是深圳市山厦医院的无奈选择,医院有时候也是医患矛盾下的弱者。其实,它所展示的仍是医患矛盾;医闹当然应该打击,但它滋生的土壤也是医患矛盾;而患方选择“医闹”,说到底仍是对化解医患矛盾失去了信心。

  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医患和谐,不只是医院、患者,甚至是“医闹”一方的努力。要破除这一问题,关键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简单快捷、成本底下的解决医患纠纷的渠道,这个渠道要保护医院的利益,但更要保护患方利益,因为同样的维权成本,弱势的患者就有可能无法承受之重。

  戴头盔防“医闹”是短视抉择

  ■ 熊培云

  近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紧张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甚至曾有医生被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然而,导致医院方采取如此极端保卫措施却是第一次看到。

  “医闹”的出现,大多是医患关系紧张与患者救济路径匮乏的产物。患者家属要想讨回“说法”或者“公道”,最理想的途径是通过法律来兑现,而不是通过“人多势众”来实现。当公民的权利必须通过“人多势众”来实现,它同样意味着法律被漠视,而这种漠视将使每个人都置于弱势的地位与不确定的前途。

  让“天使”穿上盔甲,虽是权宜之计,却也局部见证了社会在应对“日常冲突”时的捉襟见肘。这既可能源于观念上的误区,也可能始于公共政策的某种失灵。无疑,当我们放弃或荒废于在制度上寻找保护,转身奔向了头盔,并且“连续数日”以戴钢盔自卫,更意味着这是一种“买椟还珠”式的救济。虽然头盔与制度都是我们为自己创造的用于自我保护的器物,但是,“弃制度而择头盔”是一种短视的抉择。

  显而易见,制度可以主动规范人的行为,其指向是所有公民,而头盔却是一种被动的防护,它只保护少数人,而且将他们与大众隔离,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是对暴力行为的某种唆使。

  解决矛盾医院应主动

  ■ 周士君

  客观地讲,时下一些医院之所以出现医患关系恶化的情形,其责任肯定不全在患者一方,医生护士也并非全然属于无辜的受害者。在许多现实的医患纠纷之中,实际上往往医患双方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相反由于医患双方的权利存在严重的失衡情形,以至于许多患者在医患纠纷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于是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换言之,从医患关系恶化形成的背景或成因看,解决医患关系恶化的主动权同样在医院一方,可如今深圳这家为恶化的医患关系所困的医院,不仅没有拿出一点解决医患纠纷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诚意来,反而对所有光顾自家医院的患者来了个有“险”推定,一律列入嫌疑对象先行防范而后为其治病。如此对所有患者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和做法,不是挑衅和不敬又是什么?

  实际上,假若恶化的医患关系存在,别说是靠一顶冰冷的钢盔,即便是医院为其医生护士配备上飞机大炮,对其人身安全的保障恐怕依旧会无济于事。因为处于纠纷另一方的患者进行的若是“正义战争”的话,其“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恐怕照样能取得这场“医患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医院若真有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诚意,便理应从事实、法律和科学的角度分析医患关系恶化的主导性因素,以及早把纠纷的温度降下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