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新知·互联新闻
3  4  
PDF 版
· 网络不分善恶 只看如何利用
· “网络文明从我做起”征文集萃
· 编者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网络文明从我做起”征文集萃
  ★中学组一等奖作品摘录

  让法律的暴风雨席卷大地,冲刷每一个肮脏角落;让法律的光芒划破天空,驱散每一朵黑暗云雾;让法律以他至高无上的力量,摧毁一切邪恶势力;让网络世界接受法律暴风雨的洗礼;让每一个网民自觉提高法制意识,文明上网。

  我们作为中学生,每天都要畅游于网络的海洋,更应该挺身而出,积极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战争中来,为我们文明网络的理想作出一份贡献。

  让这场文明网络的革命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网络文明随想》

  作者:陆健(杭州第十一中学高二(5)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一场虚拟的善恶战,有些人从中得到了美好与善良,有些人却在单纯的娱乐中无意间看到它阴暗的一面,不断被它污染,直到污秽不堪。

  E时代的网络需要文明之花,E时代的网络渴求文明之花,只有让文明之花开遍网络,这一片梦的森林才会繁花似锦,才会让现实世界结出更多可口、怡人、健康的现代文明希望之果。我们翘首以待。

  ——《E时代渴求文明之花》

  作者:林艳艳(玉环县坎门中学高三(5)班)

  

  在网络面前,众生平等——网络是上帝。

  花儿一样的生命,却被无知地引入地狱——网络是撒旦。

  世间的真爱,让我们感受——网络是天使。

  正因为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绚丽的色彩,带来了更多便利;正因为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二空间;正因为我们热爱网络,与它发展了密切的“情感交集”——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建设、改造得更文明;保护它远离“撒旦”和“魔鬼”,使它永远成为我们最真实、公正、纯洁的“上帝”和“天使”。”

  ——《上帝·撒旦?天使·魔鬼?》

  作者:杨立赟(嘉兴一中高二(1)班)

  

  这就是网络!它就像浩淼无际的大海,变幻莫测、风云际会,充满魅力、充满诱惑、充满挑战!我们要做能驾驭它的主人,而不要成为受它控制的奴隶!

  ——《这就是网络》

  作者:傅阳(杭州市朝晖中学七(5)班)

  

  曾记否,网络是人类的第二个课堂、第二个家,是青少年的第三只眼睛。如今,当我触摸到网页,总是会看到痛心疾首的事实。我从心底,为青少年们——世界的明天,祈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让网络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已飞过”,我仍是如此微不足道,在日益庞大的网络面前。光依靠形单影只的一人,真是绵薄之力,无法扭转乾坤,但别忘了,网络正是由以亿计的网民为支点的,缺少一支,它都将是残缺的,会在天际中幻灭,化作泡影。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结果都已写好,只待人们携手填满过程这壮美的一栏,拨开阴霾,扫除风尘,留下光明的一线。

  ——《又见“精神”鸦片》

  作者:陈丹霓(杭州学军中学高一(7)班)

  ★大学组一等奖作品摘录

  一颗沙粒中包含一个世界。

  我一向认为,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在家中,安安静静地坐着,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生活,这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思议。但这种参与,都应是健康和有益的,网络应是网聚人类、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平台。

  ——《从一颗沙粒里,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作者:周珏(中国美术学院)

  

  古人云:静胜躁,寒胜热。静者,修身养性也。网络上的网民素质提高,离不开现实中的教育。它其实折射的,是网民真实的素质修养。所以,加强网民教育,从理论上来说是卡住了网络不文明行为的源头!

  静胜躁,这是古人朴素的智慧结晶,也是历史行进之必然。从我做起,从这一刻做起,哪怕我们个人的作为在整个社会的进程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但是,当无数人一起迈出这一小步后,那点点滴滴的能量,就会汇聚成一股改变世界的洪流,将网络上的所有不文明现象连根拔除,冲刷个干干净净!希望,就在前方,只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不停前行……

  ——《静胜躁——“浮躁期”网络文明现状之我见》

  作者:汪恩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地方便;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地丰富多彩;网络,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它和现实社会一样,也是一个香花和毒草并存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最能考验你的免疫力。拥抱香花,就等于拥抱了一个灿烂的前程,接触毒草,就好像走进可怕的地狱。这应当是最温柔也是最残酷的囚禁吧。而我们,年轻一代,该怎样筑好心里的堤,来打一场具有防御力量的战役?

  ——《告别痴迷,文明上网》

  作者:李晓蕾(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时尚流行的地方,人们往往把太多的东西当作垃圾扔掉。我不敢说我能为网络文明做些什么,我只能通过这个载体,让这种文明里很多珍贵的东西给更多的人共享,犹如采撷到夏日里最后那朵玫瑰,弥久难忘。

  的确,网络上有很多是即时消费的东西,可以用数量指标加以衡量,但也有很多无法用数量指标测算,更需要用积淀静谧的心灵,用很长时间去品味,就像“流浪的二胡”,成为更多人温暖的小站。

  ——《流浪的二胡》

  作者:彭洁(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系)

  

  网络文化属于思想意识范畴,要从根本上抵制网络文化的危害,就必须加强网络阵地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网络文化已成为当今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模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世界去传播思想、汇聚文明、发布信息,其影响十分深远,许多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甚至都从这里开始。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文化,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先进文化,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努力构筑抵制不良网络文化侵蚀的思想防线,齐心协力营造一片网络净土!

  ——《齐心协力营造网络净土》

  作者:李杨杨(浙江公安专科学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