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终于从《兄弟》的写作中走出来了
· 电影贺岁档“火”到明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余华回杭长出一口气:
终于从《兄弟》的写作中走出来了
  本报讯 至善与至恶的人性相较量,极致的亲情和极致的丑陋相辉映……习惯于描摹人性两端的余华,因十年磨一剑的新长篇小说《兄弟》而热得烫手,昨晚,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的烛光里,他却显得从容和淡定——“从《兄弟》的写作中游离出来,终于可以松一口长气,终于不再被各种人物与冲突纠缠。”

  “浙江的文化氛围实在太好了!”余华这次是因为私事回到杭州的,但每次,杭州总是让他情不自禁地生发如此感慨。去年7月底8月初,他在应邀走进本报与省社科联举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后,公开对外宣告情定杭州,决定在杭州安家。这一年半时间,他也因此常在杭州和北京之间打“飞的”,杭州的小家也日臻完善。

  《兄弟》面世,有人说余华越来越荒诞,有人说余华的功力大不如从前了;有人说余华的长篇《兄弟》,下部明显不如上部;有人说余华的《兄弟》快要被搬上荧屏,改变成电视连续剧了。昨晚,对于外界的种种议论,余华哈哈一笑,笑得像个孩子一般纯真,大有“儿子我生的,好坏任由人说去,我自管自溺爱”的架势。他说,改编成电视剧等等,有人来接洽过,但都没有定,那是以后的事情,但书倒是的确销得不错,很多人觉得下部不如上部,但他自己对下部更有信心,因为《兄弟》上部至今销售了60多万册,下部比上部迟生了七八个月,已发行55万多部,势头显然比上部还要好。

  余华说,写小说实在是很耗精气神的,跟着笔下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悲,他也时常会为一个细节落泪。《兄弟》写完,第一个读者当然是他的太太,然后是他才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他原以为小学生看不懂,结果是,不同年龄的读者有不同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儿子看了一个劲说“好看,好看”,后来连他的同学都争着看。有人告诉余华小说以外的新闻,说是这一年的上海大白兔奶糖销量大增——很多成年人和他儿子那么大的孩子都去买了来吃,结果是,成年人说:“怎么没有以前的好吃?”孩子说:“奇怪,没觉得特别好吃呀!”聊到这里,余华又是哈哈大笑,一派惬意。

  据了解,28日,余华将应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梅新林的邀请,到该校“尖峰论坛”为师生们作“文学与现实”的讲演。 本报记者 张谷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