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天下·世间
3  4  
PDF 版
· 人类首次飞出太阳系找生命
· 德女子谎称遭绑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类首次飞出太阳系找生命
法“科罗”探测器升空 与美“开普勒计划”别苗头
  法国航天机构联合欧洲其他国家于27日晚在哈萨克斯坦发射一枚探测器,搜寻太阳系外的行星,特别是那些可能和地球一样存在生命的天体。

  “21世纪哥伦布”

  这枚探测器名为“科罗”(COROT),是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倡导的太阳系外天体研究项目“科罗计划”核心内容。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自1996年开始实施科罗计划,欧洲航天局也于2000年正式参与其中。

  科罗计划旨在研究太阳系外星球的活动规律,寻找太阳系外与地球一样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天体,因此被誉为“21世纪哥伦布”。

  除去寻找太空生命这一主要使命,“科罗”还肩负着探测天体内部奥秘的任务。“科罗”将采用地震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通过分析星体表面震波和由此带来的光线颤动来推断其内部结构。

  英国《泰晤士报》说,这两个看似关系不大的任务其实有相当关联,因为像地球一样体积不大的固态行星是最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此外,行星上还必须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为生物提供液态水和大气。天文学家要寻找太空生命,首先就要找到这样的行星。

  探测新手段

  “科罗”将采用新技术,探测在地球上探测不到的小行星。

  目前,除太阳系八大行星外,人们已发现200多颗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但这些行星大多为气态星体,体积庞大,最小的也比地球大近5倍。通过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这样的行星。

  另外,这些行星引力对环绕恒星发出的光传播产生影响,这些蛛丝马迹都能被“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但对于体积较小、不易观测,也没有足够引力影响光传播的行星而言,传统观测手段就有些无能为力。

  不过“科罗”采用了感知光线强度的新探测手段。当行星运行到所环绕恒星和“科罗”之间时,“科罗”能感应到恒星光线强度发生变化,它就利用这一原理来发现行星。

  《泰晤士报》说,“科罗”上装配的精密观测仪器可以察觉到恒星光强万分之三的微小变化。这样,体积仅为地球2至3倍的天体也不会漏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杰夫·马西说:“‘科罗’发现太阳系外类似地球大小行星的可能性很大。”

  “开普勒”挑战“科罗”

  按原计划,“科罗”本应21日就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人造卫星发射基地升空。但由于负责将探测器送上太空的俄罗斯制“联盟2-1B”火箭最后一级燃料泄漏,有关方面临时决定将发射推迟至27日。

  “科罗”项目负责人之一、法国默东天文台专家安妮·巴格兰说:“这是个小项目,投入不多。但它的确起到先驱作用,告诉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法新社说,“科罗”耗资2.21亿美元,其中75%资金由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提供。

  “科罗”此次将在太空中展开为期两年半的考察。在它之后,科学家们还打算把其他一系列类似探测器送上太空。其中,美国计划于2008年末发射的“开普勒”最受人关注。法新社报道,“开普勒”功能更为强大准确,造价也达到了“科罗”的5倍。对于后继者带来的挑战,巴格兰说:“法国20年来在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上一路领先。面对这位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我们不希望丧失优势,因此我们的科学家坚持要在2006年底前发射‘科罗’。”        彭梦瑶(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