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民间学舞龙的人都是男子。那些舞龙队,无一例外是男子舞龙队。如今,在奉化出现第一支女子舞龙队——溪口茗山社区“妈妈舞龙队”。据悉,这也是我省第一支女子舞龙队。
■女子舞龙圆梦想
清晨或薄暮时分,奉化市溪口镇的银凤广场是当地中老年人的乐园。有人在这里习拳,有人在这里练剑,但让整个广场都为之振奋的是茗山社区的“妈妈舞龙队”,妈妈们矫健的步伐、灵活的动作让许多年轻人自叹不如。
这支“妈妈舞龙队”的组织策划者是原茗山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开甲。王开甲是位社区工作多面手,他一直在思考、探索社区文体活动新的表演形式。小时候,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文艺活动是村里的舞龙表演。他还曾听当地老人说,1955年,中央首长点名要奉化布龙到中南海表演,于是条宅村的陈世雄带领条宅、周家舞龙队员把奉化布龙“舞”进中南海,赢得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赞许,被称为“华夏第一龙”。
王开甲想,何不在社区组织一支女子舞龙队,让奉化布龙更添魅力呢?说干就干,有一天他向每天在广场上锻炼的老朋友们说起组建舞龙队的事,立即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原来,这一群妇女都从集体健身活动和参加各类演出中找到了年轻的感觉,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她们正想学习新的健身内容哩。而且,舞龙正是她们从小最为熟悉、心里也有所向往的一种欢庆仪式,倘若自己也能举起龙身,将龙舞得上下翻滚,岂不圆了幼时的梦想,同时也圆了历代多少女子敢想而不敢做、不能做的梦想。很快,一支24人的“妈妈舞龙队”诞生了。
身形高大、富有组织才能的溪口镇原妇联主任竺国女担当舞龙头的重任,她从自己的娘家董村请了舞龙的老师傅、已经77岁的竺圣才做舞龙队的教练。
■龙头龙尾最难舞
女子舞龙,是否会因为体力上的不同,而影响舞龙的表演效果?龙头是龙身上分量最重的部分,老式的龙头有近10公斤重,这是否会让体力相对较弱的女子难承其重?竺国女说:“刚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男的办得到的,我们女的也办得到,后来真正掂量了龙头的分量后,我觉得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沉。训练时间长了,体力跟不上,那就动作稍微慢点。回过头看,参加了那么多次舞龙表演,我们这几个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妇女同志,不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嘛。尽管有时两个小时训练下来,每个人都汗湿衣衫,但这是男子也难以避免的。”
令竺国女第一次真正感到吃力的是2003年为宁波国际服装节的开幕进行的舞龙表演。队员们本以为像平常演出那般,只须按规定动作上场四五分钟就行。临上场时,导演却要求演出8分钟,而且要求游龙,将一些传统舞龙套路都发挥出来。那次,竺国女举着龙头,上下翻滚,指挥大家打滚跳跃,劈“S”门、走“8”字、穿龙门、划龙船……真的是“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表演结束,再看自己的手上,冒出了两个很大的紫血泡。
舞龙是一项集体舞蹈项目,要求大家相互配合得默契。奉化布龙有套路多、速度快的特点,这对女子舞龙队来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舞龙尾者的跑动速度要求尤其高,因为龙尾随龙头、龙身的运动,所做动作和跑动幅度都是最大的,倘若不够灵活,跑动速度跟不上前面的节奏,就会与龙身脱节,致使整个节目失败。在“妈妈舞龙队”中,舞龙尾的是今年51岁的李珠华,初中时她是学校100米短跑的冠军,女子篮球队和排球队的主力,至今身体反应仍然非常灵活迅速。这么多年来,跑在最后面的她,总是紧跟“大部队”的步伐,没有一次因为跟不上而掉队。
■更新换代气势足
“妈妈舞龙队”成立之初,队员们舞的是九节龙。老式的龙头相对较沉,但九节龙龙身短,舞起来轻便灵活,来去自由。不过刚开始练时,技术可没有现在这么娴熟,一不小心就会使龙“受伤”。伤的是龙,疼的是队员们的心。怎么办?队员们想了个办法,用横幅将一截截木头绑起来,做成龙的样子,供队员们训练时用。
“龙头”是整条龙的指挥。那时竺国女胸前常挂着一个哨子,舞龙时,队员们听“龙头”的哨声改变队形。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大型广场活动的出现和发展,九节龙已显得过于单薄,很难再将喜庆气氛调动得尽如人意,于是便提高配置,买一条十八节龙,壮大舞龙队的实力。新式的轻便龙头,30多米长的龙身,那气势,与原先的九节龙相比,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