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程其云
本报记者 俞熙娜
本报讯 80年前,陶行知先生为了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乡村教师,毅然放弃了每月500大洋的大学教授职务,在南京神策门外小庄的荒地上建起了乡村师范学校。
80年后,由钱江晚报和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田野大课堂”周末教师反哺之旅拉开了帷幕,号召杭州名师情系乡村课堂,给农村的孩子和教师奉献上最优质的好课;号召杭州名师牵手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培养更多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高超教育技能的农村新教师,进而培养出更多扎根农村、改变农村命运的人。
爱和责任温暖农村,城乡教师携手发展。通过我们牵线搭桥,现有100对城乡老师成功结对,并将签定协议。
于是有了今天这一份长长的200名教师的名单。
其中100名教师是来自杭州的特级教师、教坛新秀,是杭州基础教育领域的精英;
另外100名教师是来自浙江偏远乡村的教师,他们承担着最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责,是真正有希望改变农村命运的领路人。
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是很多人的愿望;很多人曾抱怨体制的暂时缺失,而今我们选择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城市名师、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当然也包括政府机构。
浙江省教育厅所属的电化教育馆馆长沈玉田说,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这两年我省已经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田野大课堂让他们更加感觉到这件事情的紧迫性。这个月他们正着手准备一套180张的教学光盘,送往浙江欠发达地区的2000多所学校。“这些光盘里包含名师讲课的录像、教师培训的录像,甚至有帮助教师制作教学素材的图像资料和电影。”“有的地方一个农村教师要包上三个年级的课,不是每一位农村教师都能走出来,也许这是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的最简便的方法。”为了能让这些教学DVD真正起作用,电化教育馆还专门为这2000多所学校配备了电视机和DVD机,并正在为他们继续配备多媒体教室。
这件事情,沈玉田他们从2004年开始一直要做到2008年,一切都是免费的,所有硬件、软件的费用——每年1000万人民币,由省长基金出。
田野大课堂已经流动起来,“同一首歌”已经在乡村唱响,这首歌的主旋律就是城市教育反哺农村。
在这个课堂里,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将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课堂上、同享优质教学、同领名师风采,同浴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