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天下·面孔
3  4  
PDF 版
· 美要用国葬送福特
· 苏西洛
下令全国鼎力抗灾
· 乌克兰总理
加入北约要全民公决
· 福特“无悔”
· 福特生前认为
伊战“严重错误”
· 孟前总统
被取消参加大选资格
· 渡边喜美:入日本内阁履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福特“无悔”
  美国前总统福特死了,让人想到最多之事,是他赦免前任尼克松。当年,那是最有争议之事。

  尼克松身为总统,卷入“水门事件”,有罪。赦免尼克松,福特明白,会让自己成为争议焦点,断送自己政治前程。

  不过,福特还是做了。他1974年9月8日以“良知”为名,宣布决定:终结“恶梦”,封存“案卷”,以求国家“安宁”。在美国媒体看来,正因为赦免尼克松,福特没有能够连任总统。

  回忆那一段,福特无悔。

  他日后写道:“让我(当时)担心之事,是国家健康状态,既涉及国内、也涉及世界。”按照这种解释,福特之所以唤醒“良知”,了断“恶梦”,是为美国政治“健康”。

  而按照美国总统任职年限计算,福特当政不足4年、不满一届,却终结了“水门事件”,也目睹了越南战争结束。

  他那种政治“良知”,或许现在才为众多美国人所认同,同时也诱发联想。因为福特那时候就知道,美国政治生态和心态,影响之广,“既涉及国内、也涉及世界”。而现在,以美国实力,所产生国际影响更为强烈。

  如今,国内政治“恶梦”依然萦绕美国,众多国际“案卷”困扰世界,“安宁”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或许,福特所言政治“良知”,需要今人付出更大勇气才可唤回,才可能求得一国之健康以及世界之和谐。

  徐勇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