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读书
3  4  
PDF 版
· 宁大学生学习“宁波人”
· 义卖图书献真心
· 新年去少年宫轧闹猛
· 万名学子寒假回乡“修学分”
· 四年读了三所名校
· 家委会创建孩子第二课堂
· 10所美院造型基础展
400件作品抓眼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四年读了三所名校
杭州一学子感受不同的大学教育
  本报讯 四年前,他在高中毕业时一下子收到了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三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引来艳羡无数;作出选择后,由于香港高校的独特学制,他在复旦念了一年预备班,随即进入香港城市大学就读,两年后又被学校推荐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半年,与茅以升、李开复成了校友……

  昨天下午,杭州第十四中学的礼堂座无虚席,听着该校毕业生陈嘉澍四年读了三所名校的经历,学生们惊呼一片,不禁窃窃私语:“我们也可以吗?”

  “你们是四年前的我”

  演讲台上的陈嘉澍一身休闲打扮,望着学弟学妹们惊讶的表情却只是淡淡一笑:“其实,四年前的我也曾和你们一样,带着崇拜的目光,坐在这间礼堂里听我校一位优秀毕业生的演讲。其实,今天他也在现场,这位当年的清华学子周喆,现在已经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了。”

  “我认为,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不断地改动的。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梦想是清华大学,进了清华后哈佛在不知不觉中就离我越来越近了。”周喆说。

  不同名校的不同收获

  而最令现场中学生们感兴趣的,仍要数陈嘉澍在三所名校就读的经历。“这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大学教育。”陈嘉澍颇有感慨。

  在他眼里,复旦那一年的学习是紧张而愉快的:“上课得事先用本子占位置,学习氛围非常好。”而香港城市大学良好的教育设施,留给他的印象更为深刻:“教学楼遍布无线网络,到处都有可供学生休息的沙发,校方还向学生们免费出借笔记本电脑。此外,学校还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我的毕业设计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单是仿真软件的使用费,一年就要十几万港币,而设计成的芯片若制成样品,一枚就要几万港币,这些令人乍舌的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美国名校教学上的自由度同样让他惊叹:“一次期末考试,老师只发了张纸,说,认可自己平时表现的学生,只要签名就可以拿A。”

  奖学金不可能一蹴而就

  除了感受不同名校的氛围,陈嘉澍最近还收获了全球第一届“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在全球27名得奖者中,他是惟一一名中国学生。

  “这并不是说我在科研上已经做出了多么大的成就,而是对我综合能力的一种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它考察的是我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是细水长流的考察,说明拿奖学金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脚踏实地完成四年大学的学业。”陈嘉澍告诉记者。

  本报通讯员 张冠超 本报记者 沈蒙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