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年度盘点·天下
3  4  
PDF 版
· ■大国关系开新篇
· 中国呼唤和谐世界
· ■三大峰会全球共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06:
中国呼唤和谐世界
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成绩单
■本报记者 谢晔
  清盛原是泰国北部的一个千年古镇,湄公河穿镇而过,小城宁静美丽,人民安贫乐道。而今天,这个小城已经被中泰共建为一个大型现代化的内河大港。每天,来自中国云南的水果集装箱在这里被卡车长龙送往加工厂,而后出口到全球各地。

  清盛的全球化之路只是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建设的一个小故事。按今年中国-东盟纪念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峰会达成的远景规划,到2010年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建成时,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划又只是中国践行建设“和谐世界”的一个样本。这种样本在2006年中国外交实践中比比皆是。

  据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统计”,截至2006年12月21日,全球192个国家中有86个国家的首脑亲自踏访中国,占了地球村的45%。不仅如此,新中国、也是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一年连办三场大型峰会,使2006的全球目光久久无法从北京移开。因此,吴建民,这位前驻法大使前不久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用“2006年是中国外交崛起元年”来形容中国外交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然而更多的国际关系学者把2006作为中国建设“和谐世界”这一新外交理念的第一个“实践年”。

  胡锦涛系统、完整地阐述“和谐世界”理念是在2005年9月的联合国60周年峰会上。当时,他向全球10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首脑作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而后中国坐言起行,将这一全新理念化为一个个和平、发展、合作的共赢范本,这一行动贯穿了整个2006年,并将引领中国自信、坦荡地走完整个中华民族复兴进程。

  “和谐世界”理念早已远远超出外交范畴。我宁愿把它看成是古老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结合后,针对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已经亲眼目睹,这一全新价值观,如磁石一般吸引了全球各种文明的目光,尤其是长期被西方话语霸权边缘化的其它各种文明。

  2000多年前,庄子说过:“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辱之。”这句话常常被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用来描述他的“软实力”理论。2002年,他在《实力的悖论》一书中对美国鹰派循循善诱道:美国的“领导资本”正在不断地流失,如果美国仅仅能令人屈服而无法令人信服,那么她就不能领导世界。然而,作为新自由主义学派的政客兼学者,他立论的前提是——美国必须领导世界。

  是这样吗?2006年,我们已经看到布什的单边主义在伊拉克和防核扩散两个主要“战场”遭到重挫,国会中期选举铩羽而归,拉姆斯菲尔德、博尔顿等一干凶鹰折翅。谁命中注定是“上帝的选民”?

  与此相反,中国积蓄了20年发展的磅礴力量却以践行“和谐世界”这种方式,柔和地释放出来,如清风拂山岗,如明月照大江,共享中国发展成果的赢家无处不在。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仅一年的实践就焕发出蓬勃生命力。中国绝不谋求霸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承诺深得人心。

  让我们一起重温胡锦涛今年4月在耶鲁大学演讲的经典段落——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

  人类实践将证明这一经典论断:文明的多样性让世界更精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