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生命
3  4  
PDF 版
· 畸形“孪生姐妹”昨日“分娩”
· 我省5例成人活体肝移植病人手术相继成功
· 25岁姑娘眼里的生与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身体是脆弱的,生命是顽强的。一个25岁女孩,却已经看着病房里一个个生命离去……她感叹:面对死神,人需要勇气
25岁姑娘眼里的生与死
  面部轻微的浮肿,两颊潮红,25岁的女孩小华因为红斑狼疮引发肺部感染,在杭州一家大医院急诊病房外的寒冷大厅里候守了4天之后,终于等到了住院的床位。

  “急诊室像战场,医生像救火一样抢救病人,我看到的一幕幕这辈子再也无法忘记。”短短的4天,难熬的4天,小华没有熟睡过,因为病痛,因为喧嚣,因为片刻宁静之间仍凝聚着的紧张气氛……日前,病情稍有好转的她见到记者,感慨特别多。

  19岁男孩就在我眼前去了

  那铁青的脸刻在我脑里

  刚来医院时,小华本来想去看风湿门诊。“我5月份查出这个毛病,一直靠中药治疗,这一次是肺部感染,浑身没力气。还没走到门诊,人就瘫倒了,被送进急诊室。”因为急诊室床位紧张,她被安排在急诊室外面的大厅里,等候住院床位。

  “这里人来人往,虽然都是病人,但有的人抢救之后就出院了,但有的人却再也没能活着走出医院。前天晚上,一个19岁的男孩子,可能是心脏方面的毛病,床就在我对面,急救了几个小时,最后还是去了。他最后铁青的脸,好像刻在我脑子里。我睡不着,看着护士跑来跑去地忙碌,突然感觉生命实在太脆弱了。每个人可能都碰到过生离死别,但我看到男孩的父母几乎瘫倒在地,真揪心。”

  小华对记者说,其实她很想去安慰一下那悲痛的父母,劝他们自己保重身体,让孩子安静地去。但她一直没有说出口,急诊室的病人也好像一个集体,离去的人都让这个集体感到沉重,“但看到劳累的医务人员拼命地来回跑,救了这个救那个,我们也都有了信心……医生都在努力,我们更要坚持,克服不好的居住条件,忍着点。”因为大厅的夜晚太冷,小华整个人缩在被子里,守在身边的先生坐在一旁,两人一直紧紧握着手。

  又一个生命要消逝了

  但20多双手拽回一条命

  “昨天晚上,住在我旁边的一个77岁的大伯,脑溢血送进来。开始还稳定的,快半夜的时候突然不好了,二十几位医生护士围在床边抢救,我就看到很多抢救仪器搬进搬出,家属在过道上抽泣。我心生悲凉,又一个生命可能要消逝了……没想到,抢救了快一个小时,老人活下来了,医生告诉家属说,病稳定了,可以转到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家属们感激涕零地推着病床跟医生出去了。

  医生们还没松口气,一会儿又有急救病人送进来。这里的医生护士真辛苦,连实习护士都忙个不停!让我感到他们是伟大的,无私的。

  30岁大男人满眼求生欲望

  工作狂开始关注健康

  就在抢救大伯的时候,我的床边一直坐了一个大男人,但却憔悴不堪。眼看身子都坐不牢了,偶尔抬起头来,还朝我笑笑,眼神满是求生的欲望。原来他在等大伯转去监护室后留下来的空床位。他三十出头的样子,但脸和手都是酱色的,他说自己肝硬化,在家里一口口吐血。白天,我听到他给妈妈打了电话,报“平安”,不一会儿他妈妈就送饭和水果来了,嘘寒问暖,把他照顾得很好。在我看来他的病很严重了,但母子俩好像都很有信心,在等病床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抱怨。母亲对儿子说:“病一定治得好的,可能需要多些时间,你要耐心。”

  我丈夫这几天也一直守在我身边,他原来是个工作狂,但现在我的健康成为他最在意的事。我们俩的感情也因为生病更好了。尽管外面有沙发可坐,可他宁可坐在我床边的硬板凳上。急诊室人多嘈杂,晚上吵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心里想治病真难,我这样的毛病有不是癌症的癌症之称,今后不知要多少次进出医院,但丈夫却不断鼓励我,说医生总是会有办法的,要让他们有时间研究。现在我治了几天,肺炎已快好了,脸上的红斑也退去了不少,不管以后怎么样,这次发病是快熬过去了。我还是幸运的。

  面对死神,我们都需要勇气、爱心和毅力!

  感谢生活,我们经受了每一天每一时每一秒,我们都是胜利者!

  本报记者 王蕊 谷伊宁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