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生命
3  4  
PDF 版
· 畸形“孪生姐妹”昨日“分娩”
· 我省5例成人活体肝移植病人手术相继成功
· 25岁姑娘眼里的生与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时尚女生肝衰竭 爱心妈妈割肝救女
我省5例成人活体肝移植病人手术相继成功
■本报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讯 昨天,26岁的温州乐清姑娘小张出院了,她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两个月前,本来活泼健康的她因肝功能衰竭紧急住进浙医一院。病情来势凶猛,小张很快陷入肝昏迷。她48岁的母亲义无反顾捐出自己1/2肝脏,挽救了生命垂危的女儿。

  减肥减到肝损害

  母亲割肝救女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后,昨天,小张不仅恢复了健康,也恢复了开朗的性格。她懊悔不已,“我大学毕业两年,大三的时候吃过一学期的减肥药,减肥效果没看出,后来却发现自己得了内分泌失调、皮肤过敏、胃病等好几种毛病。结果又吃了多种药,把肝脏反而吃坏了。”

  记者发现,小张的确是个爱漂亮的女孩,她皮肤白皙,穿着韩式的大衣、帽子,很时尚,看上去一点也不胖。即使吃减肥药的时候,身高156厘米的她也只有56公斤。医生说,可能就是爱漂亮走极端,才种下了祸根。

  住院前,小张在上海学韩语翻译,过生日那几天,她跟朋友一起开派对,玩通宵,俨然是现代“夜猫子”。但到了去年11月初,她就感到不舒服,恶心呕吐,重度黄疸,弟弟把她送入浙医一院治疗,诊断为严重肝功能衰竭。病情突如其来的凶险,专家会诊后认为,只有紧急进行肝移植,才有可能挽救小张年轻的生命。紧急情况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肝源,小张的母亲陈女士坚持把自己半个肝脏移植给女儿。

  “当时时间太紧了,眼看着女儿昏迷,不晓得能熬多少时间,为了救女儿,做母亲的什么办法都要试。”不顾朋友亲戚的劝阻,陈女士接受了检查,结果母女肝脏配型合适。小张住院后的第三天,浙医一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主刀,为母女俩成功施行成人活体肝移植手术。

  5例活体肝移植成功

  我省肝移植技术成熟

  在小张母女成功移植之后,临近2006年岁末,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浙医一院又连续做了5例成人活体肝移植手术。他们当中,有母亲捐给女儿,有父亲捐给儿子,也有义乌一位堂弟捐给堂兄,亲情涌动在生命的延续中。

  “每例亲人捐献的移植手术我们都感到责任非常重大。”郑树森教授已主持了数百例肝移植手术,面对亲人间无私的爱,他为之深深感动,也不断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他说:“活体肝移植手术技术要求高,必须确保捐受两条生命的绝对安全!”在每一例手术中,郑树森教授与他领导的团队都对供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等进行准确定位和分离,从而让剩余的肝脏和分割下来的半个肝脏都具有良好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昨日,五位亲人间捐肝的移植手术都宣告成功,其中三对患者将出院回家康复,在送别仪式上,郑树森教授也特别兴奋,他说:作为医生,这是给我的最好新年礼物!

  小张为自己重获健康满心喜悦,她说:“我手术醒来以后就感觉自己神清气爽,就开始找妈妈,我很担心她。后来,医院把我和妈妈转入同一间无菌室,母女俩床对床,护士们都说我们是母婴同室!哈哈!我现在以前的皮肤敏感和胃病等毛病都没了,妈妈救了我!”一旁的妈妈一直欣慰地笑着。她说自己也恢复得很快,“感觉与术前没什么两样。”

  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巴德年说,5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说明浙医一院的肝移植技术不仅可以,而且优秀,不仅优秀,而且成熟,值得钦佩。据悉,目前该院肝移植患者一年存活率达95.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存活时间创全国最长纪录,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已存活12年余,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纪录。郑树森院士还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器官移植领域国家973项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