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2版:生活家·Style
3  4  
PDF 版
· 舶来酒文化,养在深闺人不识
· 奢侈品的
正面效应
· 我的生活你来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的生活你来拼
  ■文/马焱

  

  拼生活,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所崇尚的。就像歌词唱的那样:“爱拼才会赢!”爱拼,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不过你可千万别弄错了,此“拼”非彼“拼”也,可不是让你去干拼命的事儿。“拼”生活,就是“共享”生活——生活,因“拼”而精彩。

  源于AA制的拼生活

  拼生活充斥在我们周围,拼客到处亮出身份寻找拼伴,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创造出了拼的概念?”

  其实拼生活就来自于熟悉的AA制,拼车、拼房则是拼客们最喜欢的拼生活。Annie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上海,交通一直都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Annie家住浦西工作在浦东,每天早上上班要先公交,后地铁,再公交,才能到上班地点。车费好几块钱不说,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实在是可惜啊!

  一次偶然的机会,Annie认识了现在的拼伴,也就是车主。两人一拍即合——每天早上搭车主的车去上班,费用5元,这样的方法要省钱省时得多。过了没多久,Annie发现车上又多一位拼车的MM。3个人一辆车,还真是节省资源,而且车主的汽油费有了着落啦!

  Adams是位老资格的拼客了。“最早尝试的也是拼车。”Adams回忆起他与拼车的初识,“前年春节,我和几个朋友从北京去哈尔滨,买不到车票的我们决定拼车,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新概念,是我从报纸上学来的。”四个人一辆车,Adams是司机。路上的费用四个人平摊,每个人才300多元。“这比车票便宜,一路上还能游山玩水,还不用和别人挤,多自在啊!”从此之后,拼生活的概念在Adams脑子里扎了根。

  没有拼不到只有想不到

  在那次成功的拼车经历后,Adams尝到了甜头,一个念头闪过——建个拼客网站,让更多的拼客过上自己的拼生活。2006年3月,Adams的这个名叫“我要拼客”的网站建成了。“刚开始打算弄着玩的,没想到还挺受大家欢迎。”看着网站不短增加的点击率和注册用户,Adams开始感谢曾经的那次拼车经历。

  网站上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拼生活——拼车、拼房、拼游、拼购、拼学、拼友、拼饭、拼卡……没有拼不到,只有想不到。

  像任何新事物一样,拼生活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新种类。像拼友这样的概念,据说在目前的大学生中,是相当流行的。Quincy是大二的学生,除了学习,她最喜欢的就是和同学一起去K歌。可是四五人租小包厢太拥挤,租大包厢的费用对于他们学生来说又太高。于是,Quincy想到了拼——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一起拼K歌。Happy之后,大家AA制,相当划算,还交到不少朋友。

  Keven最近想利用业余时间报个学习班,可心里却有些犹豫。因为之前的几次到后来都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于是,Keven打算找个人督促自己,一起学。这就叫拼学。对于想学又不够自律的拼客来说,这个选择不错!

  信任是拼生活的基础

  在网上搜索“拼客”,会找到许多相关信息,而不少是有关拼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被骗,或无法调和。于是大家感叹:“看清楚了再拼!”

  对与这个问题,Adams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对对方无法判断,难免要出问题。”Adams说,“关键在于自己的辨别能力。”此外,Adams已经计划建立拼客的信誉机制,“就好比是淘宝网上的卖家,有钻石级的,皇冠级的,一目了然,对拼客自己也是一种约束。”

  但目前我们的辨别能力还不足以准确地判断拼客的好与坏,能做的只能是信任和诚信。

  写在后面

  Pin is our life,之所以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拼”,而不用英文里的“share”,是因为我觉得“Pin”这个词更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拼生活。

  “在国外,拼生活似乎并不是特别热门。”Adams说,“毕竟国情不同嘛!”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由于需求非常突出,拼生活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