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财富·证券
3  
PDF 版
· 基金状元榜2006版
· 分化明显 基金公司再度洗牌
· 监管部门调控基金
“二次发行”
· 偏股型一枝独秀 老基金依旧缩水
· 基金景业
转开方案获批
· 2006年末
基金净值增长前15名
· 开放式基金净值及规模增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偏股型一枝独秀 老基金依旧缩水
  2006年以来,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的整体规模与净值增长取得的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总份额达到6208.51亿份,较2005年底同比增长31.68%;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8550.17亿元,较2005年底同比增长82.26%。

  偏股型基金的快速膨胀是2006年基金总份额的迅速增长的主力依靠。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年末,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总份额为4323.17亿份,较去年底整整增加了2606.29亿份,同比增幅为152%。加上812亿份的封闭式基金,偏股型基金的总份额达到5135.17亿份,占证券投资基金总份额的比例达到83%,形成“一枝独秀”之势。

  与偏股型基金的风光无限相比,其他类型的基金的规模则受到较为严重的挫伤。这其中,尤以货币基金“受伤”最为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末,货币基金的总份额仅剩下666.35亿份,较去年末整整缩水了64.33%。另外,保本型、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老基金的整体规模是表现为净赎回的,也就是说2006年基金规模的猛增完全来自新基金的发行。统计显示,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具有可比数据的基金资产总份额在2006年底的数据为3093.81亿份,较2005年同比减少了34.38%。

  统计显示,除普通债券型基金之外,具有可比数据所有类型基金在2006年总规模全部出现下降,其中,短债基金规模缩水最为严重,缩水幅度达83.29%,其次是货币型、保本型,分别为64.33%、20.22%;偏股型基金的规模缩水幅度相对较少,为15%。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2006年以来,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速远远高于基金份额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达到8550.17亿元,较2005年底同比增长82.26%。当然,这主要是得益于偏股型基金净值在今年这波大牛市行情当中的迅猛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积极配置型基金的总资产净值达到2765.01亿元,较去年末同比翻了近4倍;股票型基金的总资产净值为3025.74亿元,同比增幅为174.48%;封闭式基金的总资产净值为1623.63亿元,同比增长98.55%。 贾宝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