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身体有问题找医生,学习有困难找老师,婚姻出问题找谁?昨天上午,我省8位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来到杭州施家花园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婚姻咨询公益活动。
这8位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刚成立了我省第一家婚姻家庭咨询机构,为夫妻关系紧张、离婚、单亲、家庭暴力等有家庭困惑的人提供帮助。
市民储女士向婚姻指导师讲述了自己的苦恼:结婚后,和丈夫一直住在娘家。6年来,尽管两人没有出现大的争吵,但她总感觉丈夫缺乏男人应有的主见,有时显得过于自私,时间一久,一些平常的小事,引发了她和母亲对丈夫的非议。半年前,丈夫赌气离开了小储和刚满6岁的孩子。
小储说,她5岁时,父母就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离异后,对男性有排斥心理。平日里,她和丈夫有点小矛盾,母亲就会和她站在一起,数落丈夫。
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刘建明听了小储的“诉苦”后,开出了“药方”:小储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不希望女儿“吃亏”,给了女婿很大的压力。其实,孩子的婚姻,长辈不用过于操心。毕竟,过日子还需要自己经营。他建议小储先换位思考一下丈夫的心情,试着消除矛盾,慢慢地重新建立夫妻间的感情。
陈女士是一名白衣天使,丈夫是杭州郊区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经不起妻子的长期数落,几年前,他离家出走。
陈女士说,当初结婚时,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毅然与丈夫走到一起。可结婚后,丈夫的卫生习惯很不好,经常晚上不洗脸不洗脚不刷牙就上床睡觉,衣服也是在陈女士的催促下换洗。开始,她耐心地进行劝说,丈夫也能虚心接受。
可结婚几年了,丈夫的卫生习惯就是改不了。陈女士说得多了,丈夫索性住单位宿舍去了。
婚姻家庭指导师瞿晓静让陈女士演丈夫,她演妻子,用命令和商量两种方法教育“丈夫”,陈女士脸上出现了两种表情。
一番试验,陈女士感到以前的劝说方法确实不对,她说,回去后要与丈夫好好沟通。
本报记者 孙连兴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