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天下·两岸
3  4  
PDF 版
· 台“高铁”构建一日生活圈
· 加州华人反对陈水扁过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历经16年终建成 台北-高雄90分钟车程
台“高铁”构建一日生活圈
  2007年1月5日,历经16年的台湾“高铁”开始试营运。这让台湾变成“一日生活圈”,不仅能加促台湾南北人口流动,更可能促成岛内政治、文化、经济的互动,是一场空间革命。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许胜雄说,“高铁”将使台湾进入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间的“十倍速时代”。

  “高铁”通车后,台北至高雄单程只需约90分钟,比原有特快列车所需的4小时缩短两个多小时。

  据媒体报道,“高铁”整个工程耗资约4806亿元新台币,采用日本技术,时速达到300公里,线路全长345公里,是全世界最短的高速铁路。

  ■岛内一日生活圈成形

  沿着台湾西海岸一路南下,高铁沿途经停台北板桥、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和高雄左营等站点,再通过与台湾铁路、公路运输系统相连通,一张覆盖全岛的运输新网络正逐渐成形。

  对于“高铁”通车,台湾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系教授姜渝生说,台湾长期资源集中在台北,“高铁”通车后,运输系统的演进,让生活步调加快。台湾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只要90分钟即可到达,一日生活圈成形,人们旅游习惯会改变,人与人之间交流密切,互动多。

  ■对科技产业影响最大

  “高铁”对科技产业影响最大。许胜雄说,“高铁”串连台湾几个重要科技部落,以后科技人上班,从北部到南部变得很方便,也会有更多厂商到南部、中部设厂。“高雄人早上6点多搭火车,8点左右到台北,在1小时就能到达的范畴下,没有北中南的问题。”许胜雄认为,“高铁”带来即时性,把原本已发展出不同部落行为的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科技园区等区块串连起来,让台湾产生最强的产业链。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正面效应未必发生。交大交通运输研究所教授冯正民说,“高铁”将对台湾经济有贡献的说法“太过理想化”,作为运输工具,“高铁”最有机会带动的是商务、公干、旅游等三级产业的发展。

  ■岛内航空业感受寒意

  从板桥到左营,高铁票价定为经济舱1460元、商务舱2390元,介乎台湾铁路与航空系统票价之间,而时间成本则与飞机打成平手。

  为与高铁争夺客源,台湾铁路系统已决定加开中短途列车并忍痛扩大票价优惠幅度,航空业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岛内航线运量直接因高铁削减五成。一家航空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在两岸直航没有到来之前,高铁带来的是岛内航空业最寒冷的冬天!”

  ■“磁吸效应”带来副作用

  “高铁”带来的除了机会,也有挑战。姜渝生认为,没有设“高铁”站的地方,将受到“磁吸效应”,被有“高铁”的城市“吸走了”,反而会扩大城乡差距。另外,南部观光饭店也会受到冲击,因为有了“高铁”,人们不一定要留下来过夜。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江瑞祥悲观地认为,“高铁”设站地点本身就有许多局限性,除了台北外,如新竹六家、台中乌日、嘉义太保、台南仁德等站区位置,都远离都市,民众还得费时接驳至市中心。“高铁”作为一个节省时间的“运输工具”都有问题,更遑论成为带动台湾整体竞争力的“产业工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两岸 B0006 台“高铁”构建一日生活圈 2007-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