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别惹小孩》
· 英国影星海伦·米伦
演女王上瘾
· 西泠印社秋拍
明日预展
· 《中华魂》
讲述“两弹一星”故事
· 《群星耀东方》
东方卫视每周一播
· 《论语》成了万金油?
· 北美票房:
《博物馆之夜》三连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于丹〈论语〉心得》引发书市跟风
《论语》成了万金油?
  本报讯 “美女主持”于丹在央视“百家论坛”讲解论语的《于丹〈论语〉心得》在全国掀起一片热潮,各出版社的跟风书也如影似随,接踵而至。一时之间,“论语”之风滚滚刮过,甚至连企业管理图书也侃上了论语,欲从中发掘新的企管理论。

  在文二路新华书店,记者发现了新近上市以及新近再版的十多种解读《论语》的图书,书名颇为雷同,比如《傅佩荣〈论语〉心得》、《〈论语〉新得》、《论语新解》、《论语说解》、《论语别裁》、《论语笔记》等。在该书店的查询电脑中搜索一下,有关《论语》的书更是多如牛毛,不下百种。这些图书很多都是“名家+解读”的模式,如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傅佩荣〈论语〉心得》就邀请中国台湾儒学家傅佩荣解读,该书的腰封上就赫然打着“傅佩荣将登上央视‘百家论坛’细说孔子”的字样,俨然欲将他打造成“于丹第二”,以此为销售造势。

  翻开这些图书,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是很多元素都是相似的。比如选取《论语》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引用历史或者现实事例进行类比,并加上作者的译解和感悟等。操作形式虽然相同,但不可避免高下之分。一位姓崔的读者翻着这些书说:“真正能领悟《论语》之妙的书也不多,有的作者甚至牵强附会,讲述的事例和引用的《论语》没有多大联系。”

  当然,成熟的读者尚能区分其中的好坏,但对一些年轻读者来说,本来读懂经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下子面对这么多解读论语的书,有点“找不着北”。初二学生肖燕说:“老师推荐我们有空读读《论语》,可书店里有关的书太多了,不知道选哪本好。”

  就连经济类图书也不可幸免地染上了“论语热”。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论语笔记》,封面上写着“肖知兴管理系列”、“寻找传统中的百年基业之道”的字样。这本立足企业管理的图书,从“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开始,将这三大元素对应管理学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的理论,试图从《论语》中寻找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准则。该书有涵盖颇广的理论色彩,但是发散开来的洋洋洒洒的议论,把强调“修身”的《论语》,套用到企业管理上,让读者颇觉得有点生硬。

  业内人士指出,每次书市热点都会引来大批的跟风书,但是实际上热点一被分摊,各出版社的收益并不丰厚,所以另辟蹊径才是上策。             本报记者 陈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新闻 D0003 《论语》成了万金油? 2007-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