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6版:竞技
3  4  
PDF 版
· 五谷杂粮龙
前来报到
· 古墩社区明日首演
· 古墩社区预演节目单
· 运动出汗后如何补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绝技应征者频频
五谷杂粮龙
前来报到

  本报讯 奇人奇事真奇妙,我秀你演乐翻天。第二届体育庙会紧锣密鼓地准备预演,而好点子、绝技绝活的征集又引来不少民间高人。

  有条奇龙 五谷杂粮制成

  “我们刚做了一条龙,非常独特。”余杭区余杭镇的张克强喘着粗气打进了热线,“那是一条用五谷杂粮做成的龙,是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做成的,相信别的地方肯定没有。”

  据张克强介绍,这种五谷杂粮龙在当地有600多年历史,那还是明朝永乐年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农民为感谢上苍的恩赐,用五谷杂粮制作成龙型,在元旦时上灯祭奠神灵,期许来年有个好收成。“现场还有相当隆重的上香点灯等祭奠仪式,以告慰龙神。”那时,镇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将龙珠赐与护龙人后,精彩的舞龙表演序幕随即拉开,双龙戏珠、蛟龙翻滚,让人大叫过瘾。“只是后来却失传了。”

  听了当地老人的表述后,细心的张克强开始收集资料,并着手制作。“已做成的五谷杂粮龙总长九米,共十三节,需要二十四个人齐舞,九人敲鼓,气势如虹。”

  整条五谷杂粮龙用毛竹做框架,两千多片龙鳞都由稻谷、大麦、玉米、大豆等庄稼果实做成,并一片一片地粘上去。龙角是由丝瓜老后剩下的丝瓜筋做的,特别是龙头部分,芝麻做龙眼,蓖麻皮做龙须,整体造型惟妙惟肖。张克强说,大家都自掏腰包重金打造这条“奇龙”,足足做了半年时间。

  在余杭镇,老一辈的舞龙者众,而且各个身手不俗。挖掘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更是他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们区里也很重视这个节目,虽然从来没有亮相过,具体环节也还在磨合中,但我想到时候一定抢尽风头!”张克强毫不掩饰自豪的心情。

  有支奇队 跳舞跳出牌子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还记得这首耳熟能详的《山路十八弯》吗?凯旋街道景湖社区的舞蹈队也要来“耍耍宝”,秀秀她们的拿手好戏。

  “我们想来跳个草帽舞。”领队娄昭娣表明来意。据她介绍,凯旋街道景湖社区的舞蹈队已经成立七个年头,由社区内五十来岁的退休人员组成,为了开心健康,大家聚在了一起。

  平时,舞蹈队就经常开展教学,定期安排表演,将社区的文艺环境烘托得红红火火。去年,她们发现CCTV5有教学草帽操,便锁定了频道认真钻研起来。

  学艺成功后,在街道的联谊活动中,草帽舞颇受居民好评,借着这股东风,景湖社区的舞蹈队也打出了牌子。娄昭娣说,知道体育庙会节目多,但大家信心满满,希望经过社区预演后,能将节目定格在28日的黄龙体育中心主会场。

  有个奇人 腰力非同寻常

  三张板凳分别放在头、腰、脚跟处,抽掉中间一张板凳,还能笔直挺立,你可以做到吗?黄文林说自己就有这般好腰力,要向大家汇报展示一下。 “我练这手绝活多年,没有别的秘诀,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练习。”

  此外,黄文林还练就一身铁指神功,可以用双指支撑做俯卧撑。超强的腹部肌肉还使得他能够单拳单脚做俯卧撑。就凭这副好身手,他在首届香港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得了七枚金牌、两枚银牌。

  虽然这些天疏于练习,自己的功力有所折扣,但黄文林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展示真功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竞技 C0016 五谷杂粮龙
前来报到
2007-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