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地球村”这概念现在真的不是说说而已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南太平洋岛国斐济政变本来也就当一则新闻读过罢了,可没想到这政变还真影响到咱们自己的事。昨天早上传来消息,刚刚出航的中国第19次远洋科学考察因为斐济政局变动而决定不再停靠这一港口,所幸改变航线后总体航行时间相差不大。
首位“女首席”出自杭州
杭州海洋二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韩喜球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航”第三航段的科学考察工作。
“这是我国数十年大洋科考史上首次出现‘女首席’。”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说。中国大洋考察始自上个世纪70年代。此前,中国大洋考察的18个航次均是由男性科研人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由于这次大洋考察时间较长,不同航段科考重点不同,将分别由陶春辉等多位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
韩喜球说:“我首先是科学家,然后才是女性。”
1969年出生、第六次出海考察的韩喜球将在春节前中途上船,“二、三月份是印度洋海况最好的时候,第三航段主要在印度洋,主要目标是海底的热液硫化物。”她说。
海底找矿:
花5000万人民币兜个来回
“一旦到达工作区域,对我们来说就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杭州海洋二所的马维林说。科考船即使停在海上不动,一天的开销也要10万元。所以哪怕是半夜到达工作点,他们也要马上开始工作,“一天五班倒,24小时工作。”
算算看,一天10万元,220天就得花2000多万元。这还不止。航次主要筹备人员、海洋二所副总工程师夏士旺说,加上为这次科考搬上船的设备,打个来回怎么也得花上5000万人民币!
花这么多钱兜一圈值得吗?时下开车的人都知道油的宝贵,如果说中国这辆巨型卡车要奔跑需要“加油”,海洋二所里就是一群为卡车能持续奔跑而找“油”的人。当陆地上的矿产资源越来越稀缺时,人们把目光转到了海底世界。
海洋二所科学家说,这次他们主要是找“热液硫化物”,就是一个可以喷“金”吐“银”的海底矿。它是一种含有铜、锌、铅、金、银等多种元素的重要矿产资源,主要在海底2000米水深的大洋中。
而这两年最新研究显示,这“热液硫化物”很可能还与生命起源有关。因为就在这深海中不见阳光,没有氧气的地方居然发现了生物,如长达三米而无消化器官、全靠硫细菌提供营养的蠕虫等。科学家说,这种生存环境,很类似于地球早期环境的极端高温环境:一些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发现,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
海上娱乐:
无聊得差点得神经病
海洋二所马维林这次出任了第五航段的首席科学家。“船上的生活非常枯燥”马维林说,他们的工作区通常都在公海,很少有航线经过。他上次出海的时候整个航程只见到一条路过的船,“终于看到同类了!”他当时兴奋得拼命向那条船招手,不管认识不认识。
参加2003~2004年太平洋地区历时最长的一次科考的浙江大学地科系教授叶瑛回来后曾说,在船上的智力至少下降了50%。也许有人还会说可以钓钓鱼,娱乐一下。马维林说那是不懂装懂。“大洋上的鱼白天一般都不出来,晚上看到船上的灯光才出来活动,白天只有鲨鱼。”
“海上最大的问题是业余时间无法打发。”到了公海,电视信号都没了,他们就完全和大陆失去了联系,哪怕大陆沉了都可能不知道。那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所幸现在“大洋一号”上安装了网络设备,有400多部影视剧,船员们还可以和家里人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多少知道一点消息。
船上生活:
想吃青菜不容易
“大洋一号”出发以后,有位读者向本报呼吁,能否让大家帮忙解决科考队员的吃菜问题。
这也是个问题吗?到海洋二所一打听,这读者的问题还挺专业,船上的大麻烦之一就是没有蔬菜。因为蔬菜难保存,能在冷柜里呆得最久的就是土豆,有叶子的蔬菜更难存。只能到靠港的地方再买点。可一旦上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别指望买到任何东西了,这次相隔最长的两个航段就有40天!肉类产品也都冰冻了五六个月,到后来什么味道都没有了。下船后马维林最想说的就是:“有青菜吃吗?”
马维林说,他们这次带上了黄豆,准备在船上弄只木箱发豆芽。可估计那也就够船上人一顿夹两筷子。不知道钱报的读者们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保存蔬菜,或者在那不着地的地方种出点蔬菜来?如果你有办法,请拨打本报交互热线:96068,以解前方科考队员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