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5版:财富·数字
3  4  
PDF 版
· 扎堆生宝宝,带来商机无限多
· 四大市场
一年卖货千亿元
· 一家眼镜店竟逃税1900多万元
· 网络卖家发贷,试试e邮宝吧
· 牛奶仍打“鲜”字招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牛奶仍打“鲜”字招牌
至昨天,杭州三家乳企均称没收到“禁鲜令”
  ■本报记者 林燕报道

  

  本报讯 这几天,全国各地有关“禁鲜令”已于元旦正式实施的消息随处可见。但据记者昨天多方采访后获悉,“禁鲜令”并没有正式实施。也就是说,杭州的巴氏消毒奶可以继续叫鲜奶。

  “我们至今没有收到‘禁鲜令’。”昨天,杭州奶业协会秘书长叶建华表示,到目前为止,光明和杭州的乳制品企业都仍在牛奶外包装上使用“鲜”字。随后记者向杭州三家乳制品企业采访得知,他们也均没有收到国家质监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发布的有关禁止使用“鲜”字的规定。在杭州城西的联华华商超市,记者发现不少牛奶包装盒上仍标有醒目的“鲜牛奶”字样。光明牌236毫升纯牛奶包装盒正面图案上,“100%鲜牛奶”中的“鲜”字被专门放大并加圈,特别吸引眼球。新希望双峰牛奶的外包装上,也均大打“鲜”字招牌。

  “‘禁鲜令’最早计划于2005年10月1日起执行,之后已3度推迟,是遭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奶业协会的强烈抵制。”新希望双峰乳业总经理林永裕表示,“禁鲜令”雷声大雨点难下,可以说是预料中的事。

  一边是“禁鲜令”三度推迟,元旦依然没有实施,而另一边,全国各地要求废除这一规定的呼声还在继续。据透露,近日,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在内的全国重要城市的奶业协会已向国家有关部委联合起草了一份要求取消这一规定的意见。同时,乳业界的7名知名专家也联名上书国务院办公厅,称巴氏杀菌奶称为“鲜”牛奶是国际通用说法,目前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禁“鲜”。

  “‘禁鲜令’到底如何执行,我们至今没有得到明确说法。”业内人士预测,遭到强烈抵制的“禁鲜令”,很有可能最终不了了之。消费者购买标有“鲜”字的牛奶,大可不必疑虑。

  新闻链接

  牛奶“禁鲜令”是指国家质监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等部门制定、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及《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它规定我国奶制品的外包装上将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数字 B0015 牛奶仍打“鲜”字招牌 2007-1-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