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读书
3  4  
PDF 版
· 循环课本:不仅为了节省
· 杭州人的学习生活品质
· 家长也要有成长读本
· 月薪3万元再聘名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天成教育集团承担试点工作,转眼一个学期——
循环课本:不仅为了节省
●学生爱它,因为它能感受到责任
●家长爱它,因为它让孩子更懂事
●教师爱它,因为它体现环保节约

  ●学生爱它,因为它能感受到责任

  ●家长爱它,因为它让孩子更懂事

  ●教师爱它,因为它体现环保节约

  ■本报记者 沈伟红

  

  2006年9月,杭州天成教育集团黎明校区的凌颖老师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她所在的四年级将进行杭州市的“循环课本”使用试点。

  一转眼,她和同学们使用“循环课本”已将近一个学期。昨天上午,凌颖按照惯例一本一本检查着四(4)班和四(5)班112个学生合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56本《品德与社会》课本,心情非常激动:每本书都保存完好,没有缺页的现象,页面上几乎没有点点划划的痕迹。这样的课本留给下一个年级的学生使用,应该是完全可以的。

  “循环课本”就这样在杭州基本诞生了。

  当然,从更严格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整个“循环课本”的试点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因为目前只是产生了第一代“循环课本”,如果等到2007年秋季新学期,下个年级的同学们大部分愿意“循环”使用这批由高年级同学使用过的课本,那才能证明这个实践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天成”首试循环教材

  2006年9月,杭州市教育局将杭州天成教育集团作为“循环课本”试点学校。该校是一所民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有关部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据粗略调查,在这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学生家庭的月收入多数在1500元左右,而子女在2人以上的家庭占48%,因此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在450元左右。此外,还有31%的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其生活负担更为沉重。

  因而,杭州的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循环课本”不仅是对循环经济的实践,更是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广大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优质教育。

  此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从2008年春季开始,杭州5县(市)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段学生将免交课本费;从2010年春季开始,杭州市城乡教育段学生免课本费。因此,如果通过实践积累一些“循环课本”的使用经验,并且能够行之有效的进行推广,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的压力。

  诞生护书使者

  据悉,从本学期初开始。该校黎明校区一到四年级的音乐、美术、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五门课,六年级的语文、数学两门课都列入进行“循环课本”的试点范围。

  在这个学期,同学们自然而然担当起来一个新角色——护书使者。

  四(4)班和四(5)班的学生共同使用《品德与社会》课本。

  四(4)班的同学出资购买透明书面,以免封面损坏。随后,老师们又为每本书准备了一张纸,左右两边分别写上两个合作用书的学生姓名及学号。每页纸上都留有空白部分,以便于两位使用者进行交流。

  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同样是伴随着护书、爱书的行为展开的。

  “×××,你好!很高兴和你共用一本书,希望我们能共同保护好这本书,不在上面乱涂乱画,注意使用!有什么事可以通过留言告诉我!”

  而四(4)班班主任施丽娜细心地记录了许多小故事。

  有位同学在翻课本的时候有一页书掉了出来。学生赶紧找到相应的页码插了回去。因为没有胶水,他就请另一位同学帮助修复课本。

  结果,第二天另一位同学不仅仔细地粘好了课本,而且在留言纸上回复说:“已经完成任务!”

  这是“循环课本”本意之外的另一种收获,同学们小心地对待课本,细心地守护课本,显示出很大的责任心。

  四(4)班夏卓涛给四(5)班徐昌辉留言:书面后面的页角有点破了,请小心使用,谢谢合作。他还在后面附加画上了一个笑脸。

  四(4)班郭倩莹同学给四(5)班许建霞同学留言:请注意了,不要在书里留橡皮渣!

  这些留言看似普通,但是却让同学们感受到要有礼貌地向对方提出意见和建议,双方要以诚相待,愿意听取并接受对方的意见。

  循环课本全新授课

  当校长宣布黎明校区试行“循环课本”时,校区里不少老师的头脑里冒出一连串的问号:老师能管住学生不在自己的书上写字么?难道在语文、数学书上,重点都不能划了?书上的习题怎么做呢?

  因此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学期探索的重点就是如何面对“循环课本”,进行更有效地授课。

  有老师设想通过教会孩子们记笔记,来弥补不能保留课本的缺失。这个方案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有一位持赞成意见的家长说:“学校的这种做法,不仅能给孩子养成从小爱书的习惯,还能让他们勤于动手。什么事情都通过自己的手记下来,而不是囫囵吞枣,这样更能加深记忆。”

  像丁保云、吴瑞霞老师提出“有效预习”的理念。以前学生们在做预习时,只是简单地在书上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找出难懂的句子……现在,同学们把碰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于上课时解决。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在书上圈划,不能标自然段,不能找重点词,不能划描写人物言行、神态的句子,那究竟该怎么办呢?那就要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各个教研组的老师们坐下来,认真设计板书,讨论如何留给学生做笔记的充裕时间,如何提高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质量。

  当然,现在老师们在用“循环课本”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语文老师觉得在课文分段、学习重点词句时还是很难,学生们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同时,老师们还在不断探索,希望课堂笔记的质量和效果都能更上一层楼。

  “循环课本”改变学生

  去年底,杭州天成教育集团黎明校区六(4)班开展主题班会“‘循环课本’使我变了……”李晓玲说:“以前上课的时候,实在无聊就给书上的人画个眉毛、涂个嘴唇,可自从实施‘循环课本’后,我变得爱护书了,因为我知道,我的书是要留给下一届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用的。”

  “循环课本”是从节约和环保为出发点的。在现实操作中,这本“神奇”的书还能让孩子变得更懂事、更关心别人、更爱学习,这也是家长们更乐于接受“循环课本”的强大动力。        

  环保概念很时髦

  行动起来蛮困难

  2006年,杭州市政协委员黄炳元有一份提案,建议在中小学循环使用课本,倡导节约型社会。

  据互联网资料显示,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一本教科书至少要供8个学生使用,教材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而我国中小学课本的使用寿命仅有半年。

  从实际情况看,最大的客观阻力来自于课本内容的变更。由于我国目前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材还在不断修改和调整中,内容变动较多,所以从客观上增加了课本循环使用的难度。

  2005年,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在上海市率先尝试课本循环使用。当学校向家长征求意见时,大部分家长明确表示反对,主要有三个理由:学生使用过的课本上有很多随堂笔记,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课本捐出去后可能会妨碍孩子温故知新;使用别人用过的旧课本,可能会有卫生隐患存在;每个学期的课本费也就在150元左右,这笔钱省不省无所谓。

  2006年3月,宁波鄞州区等学校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学校把课本列为“公共财产”,学生只拥有使用权,循环课本只限美术、体育、音乐等副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读书 A0014 循环课本:不仅为了节省 2007-1-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