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2版:新知·考试
3  4  
PDF 版
· 今年第一场自考
本周末开考
· 广电艺术考 月底启动
· 香港科大 招收内地生
· 给韩寒博客“语法纠错”
· 职高生备战大专自考
· 我从中专生到双本科
· 浙财院:低年级考证盛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湖北一名校语文卷这样出题
给韩寒博客“语法纠错”
“标准答案说有4个语病,6成网友认为起码一个,韩寒不承认有错,你怎么认为?”
  湖北一份名校联考的语文试卷里,列出韩寒博客中的一段话,要求考生在其中找出4个语法错误,而韩寒坚信自己没错,究竟是作家的个性行文,还是中学教育太“规范化”?

  韩寒博客,成了考题

  1月7日,韩寒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湖北一些名校联考的语文试卷,其中一道题目要求考生从新浪网某人博客中的一段话中挑出4个语法错误。那段话正是韩寒写的。

  韩寒的原文是这样的:“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两挡,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挡和3挡、4挡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领先了第4名一分钟。”

  根据试题答案,“车挂不上两挡”应改为“二挡”,“一直用1挡和3挡、4挡在跑”中的标点应为顿号,“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一句中“操控”应该去掉,而“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中的“但还好”后应该加逗号。

  对自己的博客被语法纠错,韩寒气不打一处来。他在博客里断然否认了一切指责:“虽然这只是随手写的一个混乱的没有文采可言的记叙,但我个人觉得是没有错的。甚至那个标点符号。只要一个作者高兴,大家看得明白,文章又不是新华社通稿,所有的标点都可以是句号。”

  而在另一篇博客里,韩寒更是将矛头直指中学语文教育:“在识字以后,跟着语文书学,是永远不能写出好文章的,是永远没有想象力的,比喻句永远是心里像揣着一只小鹿的。这倒也算,就怕学多了,甚至连好文章都看不懂了。”

  仿效怪文,考试会丢分

  参与这次名校联考的湖北黄冈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语文老师认为,“韩寒写的文章,语法经常错乱,不是语言杂糅,就是瞎用标点,要么就是啰里啰嗦,简直是错误百出。现在韩寒的书热销上百万册,学生都喜欢看,看了都去学那些稀奇古怪的语言,这怎么得了?仿效韩寒的文字,语文考试肯定要丢分,我们母语的纯洁化从何谈起呢?”

  看懂就行,没必要细究

  新浪博客为此作了一份即时调查显示,认为韩寒那段博客文字“没有错误”网友有703位,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38.95%;认为有一个以上错误的网友达1102位,占61.05%。在这场“语法错误”的争论中,韩寒处于明显的弱势。 但他坚持认为,数学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文字的答案是无限的。“躺沙发”是“第一名”的意思,语文教育不承认,但它已经的的确确地存在了,你不能否认它。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认为,中学里学习的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两码事,“前者是学生要打好语言基础,第一要求就是规范化;而后者则只要生动就可以,所以完全可以用倒装,用各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却不尽‘规范化’。”

  而华师大中文系资深教授陈子善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规范化”深恶痛绝:“上语文课,让学生理解文字的整体意境就可以了,非要用‘规范化’的标准去理解,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报通讯员 郦 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知·考试 D0012 给韩寒博客“语法纠错” 2007-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