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5版:运动·强档
3  4  
PDF 版
· 一帮老杭州的青春激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和农夫山泉联办体育庙会昨日首次预演——
一帮老杭州的青春激情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陈慧君 本版摄影:董旭明 李琳
  有超高人气、有超高热情,体育庙会古墩社区的首演现场没法不沸腾。

  草帽舞、集体腰鼓、飞刀迎凤、两指俯卧撑、双截棍、双手打乒乓……一帮老杭州自发赶来了,带来了他们也许稚嫩但却激情昂扬的表演,结果,演的、看的都乐了。

  热腾腰鼓

  谁比我们红

  “咚得隆咚咚、咚得隆咚咚……”昨日的第二届体育庙会古墩社区预演一开场,便是腰鼓宣天。平鼓、秧鼓、蹲转、弓步……12个腰鼓花样被来自古墩社区的17位大妈舞得有模有样,大妈们年龄最大,表演起来排场也最大。

  大妈们身着统一的玫红色传统服装,其中的几位还精心化了妆。问问她们的年纪,她们乐呵呵地答道,“我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都老罗。”不过很快,她们会反问一句——看不出来吧。的确,艳丽的衣服一穿、喜气的腰鼓一打,大家已无法准确地猜出她们的实际年龄了。

  已过60的蒋继慧排在队伍的最前面,一整套腰鼓动作对蒋大妈来说早已烂熟于心。“2005年5月腰鼓队才成立,刚开始时有30多名队员参加,今天来表演的将近20个。”蒋大妈谦虚地说:“我也算不上什么队长,我们二三十个老姐妹都在一起练、都是互相学。”蒋大妈告诉记者,腰鼓队没参加过什么特别大的演出,也就是社区街道里有活动,她们去热闹热闹。“我们每周三都训练,自己玩玩就很开心了。”

  能在体育庙会的首场预演中率先亮相,蒋大妈和队友们都格外兴奋。早早地到了古墩健身广场、正式表演之前还认认真真地排练了三四次。74岁的冯彩珍是腰鼓队中最年长的人,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背上腰鼓,冯奶奶似乎浑身是劲,“开心、真当开心,和大家在一起打腰鼓我最开心。”冯奶奶是浙江麻纺厂的退休职工,子女现在都已各自成家,一个人住在古墩社区的冯奶奶说自己很满意现在的生活,“退休工资不多,但够用了。天天早上晨练,周二还参加合唱团,周三参加腰鼓队,身体没啥毛病,这样还能不开心?”

  舞刀弄扇

  谁比我快乐

  “飞刀迎凤”、“太极双扇”,这两个节目都由古墩社区居民章振径领衔上阵。来参加活动的古墩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章老师”。

  昨天体育庙会预演还没开始,章振径已经开始满场忙碌。“章老师,我们今天排在第几个节目?”、“我想参与现场游戏,到哪里去报名?”有人需要帮助,章振径便停下和记者的谈话,先帮那人解决问题去了。不用说,典型的热心肠一个。

  今年55岁的章振径要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精心梳理过的头发、自然的淡妆,章老师看起来健康而时髦。“以前我住在少年宫附近,2002年才搬到这里来的。”章老师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都很充实,早上带大家练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如今学生也不少了。

  “刚开始搬过来时,我一个人在这个健身广场上练。我练的时候喜欢放音乐,结果把周围的人都吸引过来了,慢慢地就有人跟着我练起来了。”年轻时喜欢唱唱跳跳的章老师,10多年前就开始跳健身操、学太极拳,日子长了自己也做了别人的老师。

  章老师肯定是昨天庙会预演上的明星之一,她永远挂在脸上的微笑,看到的人都会觉得她是一个健康开心的人。“没错,我现在的生活很开心。早上锻炼,下午在家我就上网,既炒股也玩游戏,我有QQ,还有网友呢。”

  问章老师什么是她的开心秘诀,章老师说,开心要靠自己去发现,任何人都会碰到难事。“我47岁的时候从单位内退了,后来老公因为癌症也走了。当时女儿正要上大学,负担很重。但挺过来了,就好了。”章老师说,她的QQ上的留言是——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开开心心每一天。“没什么难的,生活就该往前看。”

  草帽翩翩 谁比我们俏

  悠扬的《山路十八弯》、婀娜的草帽舞者……在古墩社区举行的庙会预演,6位凯旋街道景湖社区舞蹈队的老杭州也来秀舞技、赶热闹。年龄都在五六十岁的老姐妹们,跳的可是一段柔情的民族舞。

  “怎么样?怎么样?”场上下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在场上的表演。“我们这个‘草帽舞’是跟着央视五套的体育舞蹈节目学的。看了以后录下来,再一遍一遍地学。”领队楼招弟告诉记者,她们这个舞蹈队没有编舞老师、她们也没去舞蹈学校学过,“或者自己摸索、或者跟着电视学、或者就买了DVD碟片当老师。”

  跳舞是几个老姐妹共同的爱好,有时间她们就在一起练,有表演她们还自己花钱购置服装。“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几套演出服装了,不过钱没花多少。”队员李旭星指着昨天的演出服说:“我们很多服装都是旧物改造。像这个围裙,我们很多人都是用废旧的长裙改的,自己动手,变旧为新。”

  舞蹈队成立的时间不算长,几个老姐妹告诉记者,她们已经参加过很多地方的演出了,最成功的是参加“杭州市退休职工文艺汇演”。“有30多支队伍参赛,我们得了第11名,前几名可都是老年大学的。”讲起这个在别人看来不算什么的成绩,楼队长兴奋不已。

  “今天是预演,我们最想参加的是28日的正式演出,千万要尽量帮忙安排啊。”楼队长一个劲给记者“压力”,为了参加28日的体育庙会,队员们还向记者表起了决心,“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改、人数不够我们再增加,只要28日能上,我们肯定尽心。”

  一身武艺 谁和我较量

  “轮到我上场了吗?”看着别人表演,来自萧山的“奇人”黄文林早已在场边按捺不住了。现场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时,黄文林几乎是“冲”到表演区的。

  黄文林昨天秀的是自己的“铁指”。他首先表演的是单拳单腿俯卧撑,一上场,黄文林就大秀自己的功力,轻轻松松完成了16个。接下来,黄文林表演起了“钢管俯卧撑”,约莫10厘米长的钢管放置地上,单腿着地,黄文林轻松做起了俯卧撑。1、2、3、4……10,这个在旁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黄文林一来就是10个,人群中有人伸出了大拇指。

  围观者中,一个小伙子看到黄文林的表演,有了挑战的欲望。主持人见状,把小伙子拉上台。小伙子开始扭扭捏捏,禁不住大家的怂恿,也单拳单腿地尝试起来。1个、2个、3个……小伙子还真不赖,一试就是10个。此时的黄文林显然兴奋起来了,“我还有绝活,欢迎大家继续来挑战。”

  难度增加,单拳单腿俯卧撑变成了两指单腿俯卧撑。没想到,这个高难度的动作黄文林居然一口气来了55个;一手扳脚向后、单腿下蹲,这样的“拔千斤” 黄文林也轻松就是5个……挑战者最终只能望而却步。

  “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武术了,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有关武术的书。”如今在杭州一家钢管厂做保安工作的黄文林说,在杭州、在香港他都拿过武术比赛的金牌,自己还是武术涉外高级教练。“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我喜欢大家来和我挑战,一个人折腾就没劲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运动·强档 C0015 一帮老杭州的青春激情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陈慧君 本版摄影:董旭明 李琳 2007-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