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本报幸运读者昨走进央视《开心辞典》
和小丫一起提前过个开心年!
· 楹联专家教你如何写春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楹联专家教你如何写春联
吴亚卿作客本报网络版与网友交流
  本报讯 如何学习撰写春联?本报网友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专家的点评。昨天下午,中国楹联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吴亚卿作客本报网络版与网友在线交流。在记者的协助下,平时不会上网的吴老师饶有兴趣地与网友开始对话,回答他们的各种提问。

  网友们写春联都属业余爱好,在创作春联时很难做到遵循古音的要求。网友XXC就问到,按照现代汉语读法,第一二声就是平声,第三四声就是仄声。与古代读法有很大的出入,怎么可能都从古呢?传统文化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啊!

  对此,吴亚卿认为,诗词和对联的形式,是文化遗产。遗产首先要继承,我们今天的创作,就应该遵循诗词或对联固有的格律,这种格律的平仄标准,就是古四声——平、上、去、入。平声是平声,上、去、入声属于仄声。这和普通话的四声是有区别的。

  说到创新,吴亚卿表示,创新是对内容的创新,而不是改变原有的格律和规矩。当然形式也是可以创新的,但形式创新之后,就不是本来意义上的诗词或对联了。

  学习创作对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普通人如果想学写对联,应该怎么办?网友“活蹦乱跳的猫咪”问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首先要找一些学对联的工具书,同时向专家请教。”吴亚卿建议爱好对联的朋友,多读一些古人的名诗名联,平时也锻炼一下驾驭语言的能力。开阔眼界,慢慢就会有进步。他以自己的求学之路来告诫大家,一定要要耐得住寂寞,甘于钻故纸堆。

  “现在像您这样既能撰联又能书写的楹联家或书法家好像不多了,这之间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吴亚卿对这个问题也很担忧。他认为这是一个文化断层现象,近年来,对楹联和书法不够重视,尤其是教育方面严重缺失,所以目前在世的文化人中,能撰联而又擅书的就十分少了。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加强学习,继承好祖国的传统文化。

  吴亚卿还对网友们自荐的春联作品逐一进行了点评。

  本报记者 唐旭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楹联专家教你如何写春联 2007-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