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毛姆先生是一位“断臂山”,因此,他能把《面纱》这样的作品当成描述男女之爱的实验品,而且实验得相当成功,这是一件幸运的事。《人性的枷锁》和《刀锋》这样风格迥异的作品,同出毛姆笔下,它给我的感觉就像《面纱》里的男主演爱德华·诺顿,既像影帝,也像学者,复杂而立体。尽管找不到太多毛姆本人的对应痕迹,但至少跟毛姆一样“可塑”的爱德华·诺顿让《面纱》准确回到了那个时代,那种感觉。
《面纱》的制作无疑相当精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景致,被一群老外描摹得80%真实。摄影、音乐以及道具、布景都很考究,从最后冗长的字幕可以看出,美国人这次不打算像《迈阿密风云》或《碟中谍3》那样赚快钱,而是真正下了功夫营造一种精致氛围。氛围的关键词除了“时代”之外,最突出还是“爱情”和“霍乱”。
“金刚女”纳奥米·沃茨虽然在《面纱》里比不上在《金刚》中光彩照人,但演技的展现更为充分。从勉强接受“知识分子”气的丈夫,到跟丈夫朋友偷情,再到乱世重新爱上丈夫,几个阶段的变化,纳奥米·沃茨拿捏得很准确。更容易的事情是,她不再需要强迫自己爱上一个庞然大物,爱上一个“神经质”的丈夫,对女人的考验其实就是能否融入对方内心,并尝试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爱情以及家庭的未来。沃茨把一个小女人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几乎不留痕迹地加以展示,进展过程很自然且有说服力,她跟《面纱》本身的感觉搭配得很好。
爱德华·诺顿的演技不容置疑得好,据说,为了质量,爱德华·诺顿经常一天只拍两分钟戏,可能一个眼神都要求NG多次,跟王家卫的师父谭家明类似。爱德华·诺顿自身感觉的“神经质”让他在《面纱》里的表演很本真,也不费力。爱德华·诺顿的表演让《面纱》由始至终处在自然的戏剧化冲突中,变流水般平淡为时有波澜,避免了某些文艺类大片完全没有高潮的尴尬。
指望爱情战胜霍乱是一件不可完成的工作。但《面纱》整个主旨对爱情的倚重,显然已经降低了霍乱带来的痛楚感。在紧张、忙乱、前途未卜中找到了生命中一段最美丽的爱情。
《面纱》用诗歌一样的电影语言讲述了“在霍乱的世界里,爱情的伟大让恐惧消逝无踪”。换一种更常规的说法:“霍乱很可怕,但爱情很美好,真正的爱情之花诞生在最危急时刻。”这样的主题已经感人至深,因此,我认为《面纱》的结尾略显画蛇添足,纳奥米·沃茨重返英伦,儿子的出现,与以前不伦情人的重逢,表面有寓意实际上有点俗套,破坏了关于爱情的总体感受。
不过东西方的爱情观差异可能就体现在毛姆原著这样的结尾中,这种差异,八十多年后,依然觅不到一点变化的迹象。
谭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