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外相麻生太郎近日兵分两路,分头在西欧和中东欧访问。席间必谈一件事: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
安倍晋三12日访问了位于布鲁塞尔市郊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总部,成为第一位访问北约总部的日本首相。安倍在访问期间表示,日本将加强和西方盟国的军事合作,并且会在向海外派兵的问题上寻求突破。日本共同社分析说,就在安倍开始欧洲之行当天,日本政府将“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这一举动如果和日本首相首次访问北约总部,并且承诺将参加更多海外军事行动联系起来解读,颇耐人寻味。
入常新方案:
提“准常任理事国”说法
安倍首相9日起出访欧洲四国,先后会晤英国、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的领导人。所到之处,安倍大谈特谈三件事:朝核问题和绑架日本人问题、日本“入常”问题、阻止欧盟解除对华军售问题。
日本媒体认为,对安倍政权来说,“入常”是日本近来在外交上全面出击的主要着眼点之一。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11日更是声称,要把入常当作“一项全民运动”。
据日本媒体报道,希拉克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日本“入常”问题上都给了安倍“肯定”的答复。10日在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时,双方更是一致同意,今后继续共同寻求“入常”。
日本2005年曾与德国、印度、巴西结成“四国联盟”,试图联手谋求常任理事国席位。安倍在与默克尔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本准备提出不同于“四国联盟”原案的“入常”新方案,但他没有说明新方案的具体内容。据出席会谈的日方官员透露,日德双方将就新方案进行协调。
同时,在欧洲“东线”访问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也不遗余力推销日本“入常”。
麻生先后出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四国。麻生12日与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会谈,久尔恰尼表示支持日本“入常”。据报道,麻生还透露,日本计划今年秋天提出安理会改革新方案,新方案中可能提出先成为“准常任理事国”的权宜之计。麻生太郎12日与斯洛伐克总理菲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将继续发展双边关系,加强彼此经济合作。这是自1993年斯洛伐克独立以来日本外相首次对该国进行访问。双方一致认为日本和斯洛伐克目前不存在阻碍双边关系发展的难题,双方应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日本此前两次向入常发出冲击。安倍政权上台后,日本调整了外交策略,并重整旗鼓,重新向“入常”发起冲击。
日本“入常”新思路可以从安倍在德国的一番话中管窥一二。安倍说,要在“合适时机,争取尽可能广泛的联合国成员支持”。日本媒体进一步分析说,安倍就任首相后,一反惯例,出访顺序依次为亚洲、欧洲和美国。在亚洲以修复关系、营造良好气氛为主,在欧洲则瞩目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大票田”,并适时与同样追求“入常”的欧盟轮值主席和八国峰会东道主德国在安理会改革方案上协调一致,最后再争取美国的理解和支持。
访北约总部:
要凸现日本军力存在
安倍12日访问北约总部期间与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举行会晤,出席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与北约26个成员国常驻代表会晤并发表了演讲。
安倍在访问结束时同夏侯雅伯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安倍说,日本和北约都面临新的国际安全挑战,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安倍同时强调,日本自卫队将参加更多海外维和行动,日本将加强和北约在援助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
安倍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日本自卫队和北约部队在重建援助和人道救援等许多领域的合作“存在空间”,日本“正在探讨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以最佳方式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日本共同社的分析说,安倍所指的是修改日本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使自卫队能随时前往海外参加军事行动,而不必每次向海外派兵都必须得到国会相关特别法案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北约全球战略的调整,北约与日本的交往与合作越来越紧密。日本为北约阿富汗维和行动提供财政支持并积极参与阿富汗的重建工作。美国总统布什在去年11月下旬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前曾提议启动“北约全球伙伴关系计划”。
美联社驻布鲁塞尔记者保罗·埃姆斯说,安倍上任后打破了日本首相首先访问美国,随后再访问欧洲的传统,这表明安倍希望展开“全方位外交”,提升日本的影响力。
又指责中国:
想设法阻挠解禁军售
安倍在此次访问期间还多次提到中国和欧中关系,并游说欧盟继续维持对华军售禁令。
在英国、德国和欧盟总部访问期间,安倍晋三均要求对方继续维持对华军售禁令。在访问北约总部时,安倍还指责中国军费开支“快速增加”,并且“缺乏透明”。
但是安倍的游说似乎并未取得太大成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是否解除对华军事禁令是由所有欧盟成员国决定。目前欧盟各国已同意就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做进一步工作,相关的技术性磋商正在进行。即使最终解禁,欧盟方面也已明确表示,解禁并不会导致欧盟成员国对华军售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强调,中方要求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其目的是要求欧盟消除在政治上对中国的歧视。欧盟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早日作出正确的决断。有关方面也应该停止阻挠欧盟对华解除军售禁令。
冯武勇 冯俊扬(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