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全1964年从西北工大毕业,到一航试飞院工作时,就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为中国航空科技做出贡献。”
40多年后,当他仰望长天,看歼-10掠空而过时,这位试飞总师终于可以自豪地说:“为航空科技做点大事,这是我作为航空人的一个梦想!现在,我实现了这个梦想。”
歼-10试飞2500次
回头看看走过的这40多年,周自全感慨万分。这么多年,他走在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用自己与同事们的智慧和汗水填补了一项项试飞科技空白,开辟了一条条通往世界试飞前沿阵地的道路,创造了一个个中国试飞第一,终于实现了自己“做点大事”的梦想。
作为歼-10的试飞总师,周自全先后组织完成了17项试飞技术攻关、18项专题研究、9项设施建设、2500多架次的飞行试验。
试飞中,一批以往鉴定试飞未曾采用的新技术全面上阵;同时,他们还实现了试飞测试和实时监控技术的跨越性飞跃;实现了试飞数据处理实时化、准实时化;建立了一批先进的试飞支持设施。最终,使歼-10飞机的试飞效率高于国外大部分同类飞机的试飞;试飞安全性好于国外大部分同类飞机。
其实,当歼-10还在图纸上时,周自全就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试飞准备。
当时,周自全主持研制了综合空中飞行模拟试验研究机,让试飞员在地面上就可模拟在空中的飞行感觉和操作,这对培训试飞员、确保飞行安全、缩短试飞时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周自全的工作中,有一个系统不能不提,这就是“颤振激励系统”。对于我们这些行外人来说,这个系统实在是陌生,可就是这个异常陌生的系统,其技术却是试飞的关键,因此,掌握技术的外方索要高价、一分不让。
谈到最后,周自全火了,不卖给我们,我们自己研发。他顶着压力,坚持自主研制。在主机厂所的支持下,这套系统终于研制出来并顺利应用在整个试飞过程中。比起当初谈判要买的国外产品,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跨代水平的提高,而成本则是数量级的减少。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周自全,却差点倒在工作台上。他以前经常夸耀自己有个好身体,很少得病。但新机在试飞时,他却因操劳奔波,身体终于顶不住了。
当时,周自全还不肯离开工作岗位去医院检查,试飞院领导把专家专门请来为他诊断。结果一检查,周自全的转胺酶高达1800,是正常值的45倍,当天他就住进了医院,还差点被发病危通知。
一段时间的调养,他的身体终于康复。就在出院的第二天,在工作台上,人们又看到了周自全的身影。
十个之最确保歼-10安全
作为歼-10飞机的试飞总师,从飞机转入设计定型后,周自全便全身心投入,使这个新型号飞机的试飞在管理、技术、方法等方面都实现了飞行试验的跨越式发展。
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个事关重大的项目中,居然一下就同时创出了中国试飞史上10个之最:试飞架次和试飞小时最多;试飞考核内容最新、最全;试飞包线和试飞风险最大;武器实弹投射种类和数量最多;机载测试和地面监控参数最多;试飞数据处理最及时;试飞总结和试飞报告编写最快;试飞效率最高;试飞安全性最好;试飞实力增长最显著。
从这十个之最中,就能看出歼-10试验飞行的任务之繁,次数之多。可在周自全的协调指挥下,却做到了安全高效。在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很自豪地说:“在世界电传飞机试飞史上,没有摔飞机的例子不多。F-18、F-22、X-31、C-17、SU-27等都摔过飞机,有的还不止一架。然而,我们歼-10飞机试飞中虽然也出现过不少故障和问题,但有一点却非常显著,那就是保证了飞行安全,没有发生过等级事故;歼-10飞机试飞周期为6年,定型试飞不到4年,国外同类飞机大部分都在8年左右。”
在歼-10新机的第一次弹射试飞中,由于责任重大,光电经纬仪的操作人员非常紧张,生怕抓不到目标,得不到弹射数据,迟迟没有发出弹射命令。在那稍纵即逝的时刻,周自全在机场上一把抓起电话下令弹射:“出了问题我负责!”激动的声音让在场的人们都吃了一惊。
弹射试飞终于成功,周自全长出一口气。一句“出了问题我负责”,这其中包含着多少压力与抉择。不过,周自全能说出那句话,也正缘于他对工作,对正在天上的那架飞机的最大把握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