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文学,从江南出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文学,从江南出发
来自全国的评论家昨天畅谈《江南》现象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陈桔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版摄影 唐光峰
  本报讯 2005年发行量不足2000册的《江南》杂志,在去年成功改版之后,发行量迅速飚升为20000册,并远渡重洋打入旧金山等北美大城市。《江南》的成功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学现象,并为中国纯文学期刊的突围提供了启示。昨日,“《江南》文学现象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全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李敬泽、贺绍俊、南帆等高度评价了《江南》游刃市场的能力和对文学品格的坚守;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敏尔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都发来贺信对《江南》的成绩表示赞赏。

  2005年,曾成功策划过韩寒《三重门》的金牌策划人袁敏入主《江南》,提出了“大江南”的文化理念。2006年,新《江南》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吸引全国一流名家之作,以主题策划为突破口,并打造了“文史我鉴”、“浙江潮”等一批名牌栏目,一时间《江南》清风扑面。在坚守文学品质的同时,《江南》主动出击市场,抓了邮发、零售和赠送,极短的时间内发行量从不足2000份飚升至20000份,并打入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旧金山、温哥华等大城市。

  一年来,《江南》杂志引发的热潮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了读者、政府、文学界、期刊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敏尔为此次研讨会发来贺信说:“《江南》是我省目前唯一的省级纯文学刊物,近年来发表了一批受读者欢迎、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注意团结作家,扶持新人,建树品牌,面向市场,取得可喜的成绩。”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也发来贺信说:“《江南》以扎实、独特的创作,给我们以阅读的喜悦,更给当下中国文学带来了如何在前进中坚守,在坚守中前进的启迪。”

  与会专家认为,《江南》善于开拓市场对中国期刊是一种启示,它引入文化和历史的内容是文学期刊的一种方向,同时对它带有图书品质的主题策划方式表示赞赏。文学杂志需要推出文学新人,并成为文学发展推动力。与会者和《江南》办刊人一致认为,推出浙江乃至全国的文学新人,将成为《江南》以后一大努力方向。

  《江南》杂志主编袁敏说,她感谢家乡的政府给她一个展示自己文化抱负和理想的平台,她希望“大江南”理念真正得以实现——《江南》成为全国性的纯文学期刊,杂志、优秀原创、图书、影视、版权代理和文学会馆全面开花。

  专家评点

  面对市场但不失文学品格

  《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江南》在进入市场时,很有一套思路、视野,为整个文学期刊怎样面向市场,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方法。

  《江南》在面向市场的同时,没有失去品格和理想。现在文学期刊的办刊人的思路是“自我降低”,认为杂志卖不出去,是因为太高雅、太有思想、太文学,其实不然。《江南》没有“自我降低”,反而坚持发展其文学品格和思想品格,并找到了读者和市场。

  从技术性因素分析,《江南》不仅是文学刊物,其中还包括了大量文史和文化内容,直接体现在栏目设置和比重上,为我国文学期刊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思路。从长远来看,文学杂志不可能长期维持文学纯粹性。比如美国的《纽约客》,有很强的文学性,但是其基本品格是文化刊物。

  《江南》要推出文学新人,这对文学刊物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浙江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人数和素质非常突出,或许是处于浙江这一繁华温柔之地,老处于“水烧不开”的状态中。《江南》要将这批“将开不开”的作者,再加一把火,每年精选五六位作者推介,让他们脱颖而出。

  有雄心的刊物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地方性刊物。《江南》首先属于浙江,成功的《江南》必然属于全国。

  栏目设置突破“老四菜”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江南》洛阳纸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创新,而创新需要一个压力和轻松适度的环境,目前体现为文化与经济的协调。浙江有条件提供这样的环境,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充分认识到文学和文化的重要价值。

  看得出来,《江南》是一本精心策划过的杂志,栏目设置突破了“老四菜”,确实有效。虽然名作家的文学资源有限,但是其他学者和作者还有很大空间,比如《江南》突出文史知识,现在央视“百家论坛”也在走这条路子。

  现在很多人把文学现象变成了学术,同样也可以将学术现象变成文学。有很多可能性存在,有些资源还未注意到。比如,《天涯》把社会问题如“三农”问题转换成文学。

  艺术形式的更深入的发展,与对世界很深入的发现是联系在一起的。“及时与这个世界对话”,应该成为文学期刊向前推进的一个着眼点。

  思想锋芒和“核”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原《小说选刊》主编贺绍俊:《江南》的发行量翻了10倍,真是不简单。中国文学期刊要冲出两个“包围圈”:一是庞大的文学期刊阵容,全国有数百份;二是定势的文学版块——小说、诗歌、散文和评论,可以说《江南》都有了突破。

  从《江南》2006年首期发表的小说,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很有思想锋芒的杂志。比如“浙江潮”这个评论栏目,就展现了刊物对思想魅力的追求。

  《江南》主编袁敏出身于图书编辑,她将书的品格——围绕主题展开——带入了文学期刊中。袁敏在创刊号中就写道:“找到一个刊物的核。”在编辑过程中,确认每期刊物的“核”,这发展了杂志是个“杂货铺”这样的传统观点。

  精、神、气很抓人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施战军:精工细做的《江南》,阅读起来给人一种有空间、有呼吸的感觉,并建立了一个氛围、场域,那种来自于出版人的精、气、神很抓人。

  一个刊物,发生很大影响,与“创作思潮”有关。《江南》可以策划一个全国性的“创作思潮”,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并用非常符合实际的命名,推出全国的文学新人。

  策划主题独树一帜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是杂志编辑,曾经还想来《江南》当主编。

  《江南》2006年第二期策划了一期关于女性的主题,贯穿全刊,编辑过程中的精心设想,是独树一帜的。

  “文史我鉴”这个栏目办得最好。栏目设置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文学没有地域性。一个杂志需要自己的作者,看中一个作者,并不间断地推出。

  有血性和导入“世界观”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何志云:立足于浙江,放眼全国,《江南》把自己放到一个想在全国范围内发出声音的杂志,眼界打开了。

  《江南》是一本有情怀、有血性的杂志。因为办刊人的职业性倦怠,现在的杂志变得无血性和冷漠。而比如《江南》的“温州小说专号”中的小说,对生活有切身的血肉之痛的。

  现在文学闻不到汗味。文学的核心问题,是回到它的本来意义,传达人身上全部器官的全部感觉。杂志要杂。文学刊物,也要提出驳杂的现象,要体现生活的驳杂感觉。

  袁敏原来是《东海》的编辑,自己写过小说,又曾是作家社的出版策划人,她的个性和综合素质是《江南》面貌的重要支撑,并在刊物上体现出丰富的追求。浙江引进袁敏的重要决策,证明是十分正确的。

  文学刊物要观照世界,要犀利,就是要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发现。《江南》导入一种“世界观”,就能成为一流的杂志。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3 文学,从江南出发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陈桔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版摄影 唐光峰 2007-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