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
潜规则
败坏作风
本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应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近年来,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某些基层党组织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党的健康发展、败坏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些党内潜规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那么,什么是党内潜规则?如何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以清除潜规则,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实效?北京市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苗佳瑛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党内潜规则实际上是权力的异化,它使公权变成了私权,它使权应该为民所用,变成了权为私所用,或为小集团所用。潜规则不是无规则,而是有规则,但它以不敢公开为特征,以对抗、破坏显规则为手段,以谋取私利为目的。
从危害来看,某些人奉行潜规则实质上是在给自己设置陷阱。党内潜规则破坏了党内一些制度性的规则。在很多关于选举、任用、重要决策等重大问题上,由于潜规则的潜入,就出现了暗箱操作、破坏规则,损害公正性和严肃性,破坏党纪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在潜规则盛行的地方,不正之风、腐败就会蔓延也许会泛化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另一些人虽然并不认同这种潜规则,但又不得不违心地去适应这种扭曲的变化。
当这种潜规则成为实际支持党员干部的个人行为时,不少党员干部就不得不跳进这个败坏党内风气和党员作风的陷阱,给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消除党内潜规则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要规范权力,防止按潜规则搞暗箱操作。具体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和监督至关重要。潜规则的存在往往和一把手的“示范”作用有很大关系。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缺失。一是要按照明细化的要求,把现有制度中的那些不好把握、不易落实的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化、简略性规定细致化、含糊性用语明确化、号召性要求制度化、弹性大的条文刚性化。二是要加强舆论监督制度的力度,让潜规则不再能够潜行。第三,营造良好的党内生活环境。要大力宣传民主集中制具体制度要求以及集体领导决策的依据、程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