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7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群众都睁大眼睛看着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群众都睁大眼睛看着呢
——干部生活情趣培养三人谈
■摄影:本报记者 杨晓轩
  编者按:

  

  几乎每个人都有爱好。明人张岱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可见生活情趣对人的重要。但生活情趣,也有高下优劣之分。作为公众人物,领导干部的日常爱好尤为受人关注。本报特采访一位在位的领导干部,二位已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他们有各自丰富的业余生活,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较深刻的认识。

  赵荣福:

  领导干部需要自律

  本报讯 一位局长也是一位武术教练。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荣福说:“做人也好,做领导干部也好,一言一行都很要紧,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群众都睁大眼睛在看着我们。领导干部需要他律,需要来自各方的监督,但更需要自律。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语重心长。如何自律,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说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赵荣福有一个爱好,就是习武。目前他兼任杭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他对传统武术非常钟爱,不但熟习内、外二家拳术,而且熟习各种传统兵器30余种,武术间同行称其为“武迷”,他自嘲为“武痴”,用“武痴”来形容赵荣福毫不为过。赵荣福白天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可谓上紧发条,一刻不停。但工作再忙总能千方百计挤时间,把练武作为个人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

  2005年3月份开始赵荣福和其老师朱廉方,集数十年练武的经验和体会,首创了全新的太极导引功法。业余时间教群众练太极导引功,去年的学练者达到三万人。

  赵荣福说:“领导干部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也能为组织添光加彩。我们的工作是执法工作,在教群众练武术的同时,也更好地接近了人民群众。这也是一个好的载体。”

  赵荣福说,领导干部都有爱好,比如跳舞、养花,有的趣味健康,但有的则不可取。练武之人境界很高,习武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他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好。

  赵荣福认为,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精英,智力资源丰富,学历较高,也掌握一定的行政资源。除了工作,领导干部在生活上应有所追求,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领导干部保持良好的生活情趣很重要。对他而言,练武是一种精神陶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武术,另一方面,推广全民健身,在练武过程中,为社会服务。

  本报通讯员 姚红梅

  本报记者 金 毅

  翁礼华:

  领导应远离低级的东西

  本报讯 采访翁礼华,是在他去江苏镇江的路上,财政部请他去那里编写教材。2003年,从省财政厅厅长的位置退下来之后,翁礼华忙于写文章,到各地做讲座。他对记者说:“我没有失落感,现在的生活很充实,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到外地讲学,人家不把我当前厅长,而把我看作一位学者。”

  翁礼华, 前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现在是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浙江大学财经文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翁礼华1967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化学系。年轻时有很多爱好,喜欢小发明,玩无线电、收音机,业余时间也爱照相,除了这些爱好,他还有一个从小保持的爱好——阅读、写作。走上领导岗位后,在业余时间,他集中精力看书,研究问题。 1997年后,翁礼华的写作出现“井喷”,相继出版了《中国历代赋税和当前税制改革》、《财政赋税官吏俸禄——中国历史漫谈》、《五十而知天命——财税改革随笔》、《以经济的视觉面对历史》(上、下)。他的书接连获得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税收科研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原财政部长刘仲藜称他的书“融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则赞其“文史经济知识底蕴深厚”。 目前他已有二十多部著作,被称为国内“财经散文第一人”

  翁礼华说,人生是一个过程,很多领导只有一段时间“当官”。因此,领导干部拥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很重要。他看过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他很赞同。他说,健康的生活情趣,也应包括一技之长。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官位看得很重,不会被官位所左右,做官才能做到公平正义。翁礼华说,有的贪官赌博弄钱,生活腐朽,精神境界很低。我们的领导应远离这些低下的东西。

  本报记者 金毅

  郭学焕:

  做官一阵子 做人一辈子

  本报讯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人除了有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应该有精神方面的追求。”2003年,从交通厅厅长的位子退下来以后,郭学焕已经出了一本诗选,一本散文集和一本诗书篆刻作品选。目前他是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从小喜欢文学的郭学焕,政务虽然繁忙,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诗歌创作和书法练习。郭学焕认为,官员写诗歌、练书法不是不务正业,而是陶冶情操,不仅能够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开展工作;而且可以把文学当作桥梁,更好地贴近群众,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文学功底深厚的郭学焕从政以后,不管是演讲,还是修改文稿,总感觉思路清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都是妙言佳句。郭学焕的部下都叫他“工作狂”,可是不管工作多么忙,郭学焕依然每天坚持看书和练习书法,有时候,边练字边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几个小时过去了,书法作品写好了,工作思路也清晰了。

  “雪落春来又一年,争芳竟艳几多天。花开花落寻常事,绿叶无花照样鲜。”这是郭学焕1988年在中央党校读书时有感而发写的诗,那一年,他参加了中央党校的古典诗词欣赏班,这把他带进了全新的文学领域,也使他对人生,对事业的看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他任浙江省交通厅厅长期间,多次组织交通扶贫,诗歌又成了沟通思想的桥梁,文成县畲乡周山乡的那次公路扶贫让他记忆深刻。周山乡是一个“山山水水春风满,户户村村丽日长”的美丽地方,但是由于交通闭塞,一直脱不了贫,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当地政府、人民群众的努力下,公路修好了,周山乡也变成了“公路更延双十里,平添生意到畲乡”的小康乡。

  退下来以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郭学焕进入了人生的“积极休闲”时代,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自己的爱好。读书写诗依然是他每日的“必修课”,有时候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出去走访老友,游览观光,现在的生活依然是那么精彩。

  本报见习记者 竺军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7 群众都睁大眼睛看着呢 ■摄影:本报记者 杨晓轩 2007-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