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内已经开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店最近遭到质疑。央视一位英语新闻主播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在向星巴克总裁直接提出抗议之后,又在博客中将抗议书贴出。这篇博文引起极大反响,点击率很快超过50万,其抗议赢得了各个层次的支持:有学者称,星巴克开进故宫“侵犯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更有许多人干脆将此视为“两种文化的对抗”。
故宫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一角,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在这里开了6年。近日,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在其博客上发出抗议,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
庄严肃穆的紫禁城是中国传统文化巅峰成就的集大成者,然而,里面有的不是老舍笔下的茶馆,而是来自大洋彼岸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这种不协调实在有些突兀,但能怪谁呢?星巴克全球总裁吉姆·唐纳已经说了,6年前,星巴克是被中方邀请进故宫开设分店的。当初拼命地请进来,现在又要送
出去,怪不得吉姆·唐纳有怨言了。怪只怪故宫博物院的管理者“没文化”,眼里只看到“市场经济”。
眼看着西方文化挟裹着资本话语大举入侵,浸淫在西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太久,也会忘了回家的路,是该醒一醒了,我们也该为中华文化的逼仄窘境而有所焦虑了。
故宫里的星巴克,是有所隐喻,它是西方文化的隐喻,是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隐喻,在喧哗的商业大潮和跨国企业的全球化中,古老的、唯一的寂静都不存在了。虽说现在的故宫也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星巴克而坍塌,但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维护本土文化的决心,总有一天,所谓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就会一朝中断而再也难以为继。
芮成钢先生说,“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这种“糟蹋论”虽然有些拔高,却不无道理。故宫号称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间,那么大的建筑群,是该有这么一个地方供游客休憩、品茗。但为什么偏偏是“星巴克”?“星巴克”是美国消费主义精神的代表符号,更多的是与小资、时尚联系在一起,这与暮鼓晨钟、苍凉威严的紫禁城能和谐地搭配吗?我在心理上很难认同这种怪异的感觉,就像在西方的殿堂里,吹吹打打敲锣打鼓举行纯中国式的民间婚礼一样。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