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9版:人物·声色
3  4  
PDF 版
· 杜鹃:静静怒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杜鹃:静静怒放
■本版撰稿:王莉莉
  “超模”名号在中国常见,标准却莫衷一是。新丝路总裁李小白说标准只有一个:税单。这却是被严严捂住的秘密。所以,国际上将“超模”的标准分为三部分:走大牌秀的经历,广告代言的数量与质量,在时尚媒体的曝光率。

  杜鹃,签约于国际顶级模特经济公司(IMG),与众多一线时尚摄影师频繁合作,成为首位登上法国版《Vogue》封面的亚洲模特,更将于近日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她是整个2006年国际T台上最炙手可热的模特之一,在去年春季巴黎高级定制女装秀上为LV(路易·威登)、YSL(圣罗兰)、Channel(夏奈尔)、Valentino(瓦伦蒂诺)、Givenchy(纪梵希)等世界顶级品牌走秀;在米兰、巴黎时装周上参加了43场发布会;更成为LV、YSL、Swarovski(施华洛世奇)等五大品牌全球广告代言人。对一个仅仅踏入国际时尚圈一年的模特而言,所有这些几乎就像神话一样。

  而之前中国最有名的模特吕燕,鼎盛时期的工作量也不及杜鹃1/3,更别说代言如此之多的世界顶级品牌。“中国第一个超模”,杜鹃有权获得这个称号。

  9年芭蕾成为敲门砖

  杜鹃身高1.79米,却没有咄咄逼人的感觉。她像只小白兔,安静、纤弱,好像随时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重量、可以在飞来飞去的时候装进口袋的物件。她说那是自己天生喜静,又或者是学过9年芭蕾舞的原因。

  1986年出生的杜鹃长在上海普通人家,父母是职员,都长着高个子:妈妈1.70米,爸爸1.80米。妈妈像很多同时代的人一样,爱好文艺,心存梦想,却只能寄托在女儿身上。杜鹃7岁就被送去少年宫学跳芭蕾,2000年考上了上海舞蹈学校芭蕾舞专业。因为是公费生,毕业后的杜鹃只有两条路:去上海芭蕾舞团,或者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校。可她个子太高,找不到男孩子配舞,跳群舞又过于鹤立鸡群,杜鹃打算放弃芭蕾,选择了后者。

  当时周围人都建议她试一下模特,2002年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她去影楼拍了些现在看来“不堪入目”的艺术照,揣着,投奔她认为中国最好的模特经纪公司新丝路模特机构。那时正逢2002年新丝路模特大赛,几天培训后,杜鹃参赛,并意外拿了冠军,签约新丝路。根据大赛评委、新丝路总裁李小白的说法,杜鹃的一段芭蕾舞打动了他。

  三位“贵人”点拨上路

  “有人说我缺少张扬。但狂野可化在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中。安静是我不想改变,也不能改变的独特气质。”作为模特的杜鹃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得益于三位“贵人”的点拨。

  参加一次活动时,杜鹃认识了时尚策划人蔡伟志和日后成为《Vogue》中国版主编的张宇。蔡伟志力挺杜鹃代言首个国际时尚品牌Shanghai Tang(上海滩),引起时尚中人的注意。

  2005年9月,杜鹃等五位模特被张宇召集到上海,为《Vogue》中国版创刊号拍摄封面,主角是澳大利亚名模嘉玛·沃德,5名中国模特一旁候着,怎么拍一概不知。拍摄现场有个引人瞩目的法国女人,就像《时尚女魔头》中的斯特里普一样,永远高跟鞋,上好的衣着,看人的时候眼带审视。

  拍摄持续了5天,前3天的成果是《Vogue》中国版创刊号封面,杜鹃与王雯琴站在嘉玛两旁;后两天的是《Vogue》法国版封面,只有杜鹃与嘉玛平分秋色。那位让杜鹃很有压力的法国女人正是《Vogue》法国版主编Carine Roitfeld,她回忆起这次拍摄时说:“我非常喜欢杜鹃,所以决定在我为法国版《Vogue》拍摄的另一组照片里,也选用她作为模特,我相信她会很快走红的。”

  一年后再看《Vogue》中国版周年纪念刊,封面上杜鹃红衣立于中间,嘉玛与来自俄罗斯的当红模特萨莎黑衣簇拥左右,三个女孩儿来自不同国家,却形如姐妹,都是最时髦的娃娃脸,幼稚,如孩子般干净。

  光环下的“机器人”

  与全球最大明星经纪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签约后,杜鹃开始了纽约的生活。也有孤独,但清晨爬起来赶去面试时,耳朵里塞上iPod,听听汪峰或许巍的歌,一天都很带劲。

  第一次见时尚大师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时,杜鹃从厂房穿过,都是老头、老太太,踩老式缝纫机,四周陈旧,堆满布料,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纪。大师一见到杜鹃就端详了许久,手边不离一听可口可乐。

  这样的工作让她兴奋,杜鹃正式走上了名模历练之路。公司开始安排杜鹃去见不同的客户,杜鹃感受到的是来自经纪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时装周时,一天会有十五六个面试,公司将安排提早短信通知,面试地点不会太远,还配了司机,忙碌却有条不紊。

  回想在国内的模特面试,杜鹃用的词是“疲惫”。一个月虽然只有不到10个面试,但一个品牌把模特一窝蜂叫来,聚在大厅,按号叫人,品牌之间时常打架,模特也被耗在那里,一天只有两三个小时洗澡换衣服。一次中国大饭店的面试,从夜里12点开始,持续到早上六七点,所有模特趴在地毯上睡觉,叫到谁谁进去,有的睡过去了,怎么也叫不醒。

  中国名模之所以长久以来都无法晋身国际模特

  界,说到底就是缺乏一个国际一流团队的支持。杜鹃的超级走红从某种程度来说是《Vogue》运用强大的世界级团队打造的结果。杜鹃在纽约与凯特·摩丝同属一位经纪人,工作方式也国际化。

  一旦成为国际名模,意味着变身为四大时装周上的焦点,世界各地时尚杂志的热门人物,设计师的宠儿……似乎风光无限好,其实,名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不过是“光环下的机器人”,走秀前要耐心、听话地任由造型师摆弄着自己,经过1小时的化妆,总算可以换衣服走台。一场秀结束,常常要匆匆忙忙赶去为另一位设计师试衣。

  杜鹃曾经记下2006年4月19日到21日4天(因为时差,她过了2个4月19日)的工作行程,简直是上了发条的工作狂人,拍片、赶飞机、拍片、赶飞机……穿梭于巴黎和纽约。杜鹃回忆说:“常常是在飞机上,才是我唯一睡觉的时间。甚至有时候我一上飞机就立即开始敷面膜,不是头等舱的话恐怕吓坏很多乘客了。”

  她的出现是一个标尺

  像当初的章子怡一样,杜鹃获得了梦幻般的机会和好运,一夜之间,跻身国际超模行列。

  杜鹃的出现恰如其分,《Vogue》中国版的面世、顶级奢侈品的涌入、上海重新成为时尚之都……时尚的氛围在多年的积蓄后,爆发了。而首位跻身国际的中国超模幸运地落在了杜鹃身上。首先,杜鹃身上具有传统的东方美态,不存在任何猎奇的美感;第二,杜鹃知性纤细的风格,符合世界审美惯例,这是不管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都公认的一种美丽。

  如果说吕燕的出现是一种启示,那就是中国的模特不再是一群没有名字的衣架,他们也可以被人争议、被人关注、被人崇拜,那么杜鹃的出现,则是一个标尺,一种声明。

  前者向国人诠释了什么叫做超模,不是得某某模特比赛名次就可以称作超模,也不是像台湾那样被媒体封为超模。真正的超模,除了本身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摄影师的青睐、国际杂志的垂青、大牌SHOW的相邀和顶级品牌的青睐、大牌经纪公司的邀请。

  后者,则是向国际时尚界表明,中国超模时代于杜鹃之后正式开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物·声色 C0009 杜鹃:静静怒放 ■本版撰稿:王莉莉 2007-1-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