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铝轮大王”昨成中国女杰
· 平阳古驿道
大隐隐于市
· 空城妙计
啼笑皆非
· 当心面包车抢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平阳古驿道
大隐隐于市

■本报通讯员 陈余良 文/摄
  去年底,经文物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温州平阳县推出了一套文化之旅实施方案,古驿道、古村古建、名人踪迹、红色教育4条精品旅游线路由此浮出水面。我随着温州市历史文化名镇评审专家组成员一行,实地考察了坡南街,被人遗忘了许久的平阳古驿道重新进入人们视野。这是一道“隐于市”的古迹风景。

  我们从平阳大厦广场出发,沿解放街前行,不久便远远望见通福门屹立在昆阳镇街道的最高点。

  通福门原名通福楼,始建于清初,距今400多年。为木石二层谯楼式结构,系通闽必经之路,故名“通福”,现为平阳县境内仅存的一座古城楼式建筑。2004年修缮后的通福门返朴归真,极具地方特色。站在城楼放眼望去,仿佛平阳历史又纷至沓来。

  跨过城门,便是我心仪已久的坡南古街道。坡南街南至坡南码头,北至通福门。街道以青石板铺筑,经过岁月的洗礼,路面光滑平整,散发着微光。

  据史料记载,南宋诗人陆游曾沿着这条古驿道赴福建宁德上任;南宋政治家王十朋曾经过这条古道游历雁荡山……当我踏上这条古道时,昔日商贾、文人及天涯游子络绎不绝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日以继夜长途跋涉的驿卒身影也早已淡出历史画面,但道旁苍郁遒劲的古树见证了古道的沧桑与深邃。

  穿过平阳县小后,便是昔日的水路交通线坡南河道。往来的商贾从温州坐船进入坡南河,穿过九凰山进入鳌江江南平原水道,再走陆路通往福建,坡南河是这条水路交通线的关节点。

  至今,坡南河上仍完整地保留着14座石板古桥。桥身雕刻的文字记载着逝去的岁月,当地人们依傍着坡南河繁衍生息。途中看见许多老人在路亭中悠然地下着象棋,一群孩童在院落中戏耍,乐不可支。

  古道上的另一亮点就是文明塔。文明塔于光绪八年兴建,为当时振兴文风的标志建筑。该塔为楼阁式砖塔,七层六面,仿木造。塔顶为六角攒尖顶,置宝瓶,套托铁制塔刹,并用铁索链与翼角相接,结构严谨,造型简朴大方,是浙南地区清代仿木结构砖塔的典型代表,去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随着岁月流逝,古驿道的功能早已退化,但它的珍贵遗存仍是探寻历史的入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10 平阳古驿道
大隐隐于市
■本报通讯员 陈余良 文/摄 2007-1-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