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新知·互联新闻
3  4  
PDF 版
· “恶意软件” 天下围攻
· “反恶意”方法,众说纷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反恶意”方法,众说纷纭
  现在的情况是,人人都在反恶意软件,但恶意软件的来势却不见减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究竟去路何在?

  昨天记者采访了处于这场“战争”中的部分企业负责人。

  “雅虎”沈建明:

  “1.23亿网民受干扰”

  刚刚参与签署了《抵制恶意软件自律公约》,雅虎中国副总裁沈建明表示,抵制恶意软件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用户共同参与进来;对于恶意软件,雅虎中国一贯持坚决的反对态度,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支持并呼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立法,推动恶意软件的监管向规范化、法治化的道路持续前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在他看来,2006年1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了《恶意软件定义》,是目前比较权威、全面的定义;不过,软件的发展速度和传播形式日新月异,任何标准都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才能对用户更有价值。因此,倾听用户意见,关注用户反馈,不断进行完善就显得非常重要。

  沈称,中国目前有1.23 亿网民,这些网民都需要一个尊重其合法权益,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恶意软件一方面侵犯了互联网用户的知情权,对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另一方面,也让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步入恶性竞争的轨道。恶意软件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奇虎”周鸿祎:

  巨大商业利益在驱使

  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曾被称为“恶意软件之父”;也是他,为推广其旗下的“360安全卫士”,第一个跳出反对“恶意软件”。

  周鸿祎说,恶意软件的泛滥今天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方面是受害面广,大约每天有数百万用户通过各种渠道遭受到各类恶意软件的侵害;另一方面是受害程度越来越高,恶意软件已经开始越来越向病毒的方向发展,潜伏、变形等特点都开始具备。所有这些行为都让用户的电脑更不稳定,更容易丢失数据,也让用户更难于清除恶意软件。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恶意软件的泛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恶意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此外,由于国家法律的缺位,使制造、推广恶意软件者不会受到法律上的惩罚。“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们可以看出,恶意软件投入小、回报高,也没有任何法律风险。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恶意软件会如此泛滥了。”

  “瑞星”毛一丁:

  用户应有决定权

  而对于瑞星公司副总裁毛一丁而言,恶意软件,也给了瑞星一个机会:去年年底,免费的瑞星卡卡横空出世,以恶意软件为“剿杀”对象,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目前,瑞星卡卡作为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反流氓软件工具,下载安装量已经超过3000万。

  毛一丁告诉记者,从技术上讲,恶意广告软件(adware)、间谍软件(spyware)、恶意共享软件(malicious shareware)等等都处在合法商业软件和电脑病毒之间的灰色地带。它们既不属于正规商业软件,也不属于真正的病毒;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会给用户带来种种干扰,所以瑞星将其称为“流氓软件”。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凡是违背用户意愿,通过欺骗、强制捆绑、利用浏览器强制安装等手段进入用户电脑,并且难以卸载的软件,都可以被称为“流氓软件”。用户对自己的电脑有完全的控制权,这应该是所有软件开发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底线。”他说。

  但他也承认,由于相关法律存在空白,还无法对恶意软件的制造和传播者进行制裁,这使反恶意软件的斗争也存在一些变数,将来可能会出现反复,不过,“瑞星会对所有从事反流氓软件工具开发的个人与团体,提供技术和道义上的支持。”

  “金山”王欣:

  病毒式传播很可怕

  同为杀毒软件,金山毒霸也已开始将恶意软件、流氓软件列入“病毒”列表,进行“杀灭”,去年年底,更是推出了永久免费的流氓软件专杀工具——金山毒霸系统清理专家。

  金山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欣告诉记者,目前,流氓软件已经严重影响到用户的系统性能,偷窥个人隐私,只要用户与网络相连接,并且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极有可能成为这类软件攻击的对象。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流氓软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提高,一些流氓软件已经具备了病毒的特征,甚至可以阻拦杀毒软件,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对网民的危害将不堪设想。

  王欣认为,流氓软件在我国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政策缺位,广告主、商业公司利益驱动,以及网民防范意识淡薄等。因此,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加快流氓软件定义以及治理方法的立法步伐,追查流氓软件制作者并予以严惩。

  “民间”董海平:

  “恶意”报告越来越多

  一切的质疑言论与过往官司的败局,对于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人董海平而言,都是过去,而他的“反流氓”事业,还将在联盟注册的公司名义下,继续进行。

  他昨天告诉记者,“流氓也好,恶意也罢,都是网友们的约定俗成,这形象地反映了这类软件的性质,只是一个形容词”。

  董海平说,不论官司是输还是赢,他们都将坚持诉讼之路,推动国家立法,将流氓软件“绳之于法”:“只有通过法律的最终出口,提高传播流氓软件的成本,才有可能真正令其伤筋动骨。”

  在他看来,不论其他“反流氓”的公司是出于何目的加入这一阵营,只要对围剿流氓软件有益,他都欢迎;而如果曾经的“流氓软件”愿意痛改前非,加入自律公约,改变文件性质,并就其此前的“流氓版本”提供完全的卸载办法、向全国网友道歉,他也都欢迎。

  而对于当下恶意软件层出不穷的状况,董海平依然非常乐观:“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恶意软件。以前,很多人的浏览器被修改,都以为是病毒的影响,不知道是恶意软件的影响;而通过我们这半年多来的工作,网友们认识了恶意软件,才会有这么多的恶意软件报告。我们的工作,如果普及恶意软件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一种成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知·互联新闻 D0015 “反恶意”方法,众说纷纭 2007-1-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