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晚,由本报人文中心联合杭州市文化中心、金海岸娱乐公司举办的草根春晚第二场“让我陪你看晚会·感谢平民英雄”在东坡剧院上演。昨晚,潘尚玉、施奇强……这一个个曾经感动了杭州人的名字,再一次被人们唤起。施奇强和潘尚玉这两个特殊家庭成员,成为整场晚会的明星。
就是想来看看心中的英雄
就在一个月前的这一天,饱受黑暗之苦的杭州盲人施奇强在失去眼球的最后一刻,把眼角膜献给了金华2岁小女孩苗苗。而在他之前几个月,老护士潘尚玉走完了生命的历程,她的老伴和女儿遵照她的愿望,将她的角膜、遗体都捐献给医学事业。当天下午,潘尚玉的一只眼角膜在患眼疾20多年的余姚农妇王小彩眼中重放光彩。
这一场场感人至深的光明接力让人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昨晚,热心读者纷纷赶来,为的就是陪他们心中的英雄看一场演出。受捐赠者虽然远在外地,但都通过报社送来了对平民英雄的祝福。
演出前举行了一场小型见面会,热心读者们拥在“英雄”身边问长问短。邹琳瑛老人一眼就认出了施奇强,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我从报纸上认识你,一直想来看看你,你的事迹太感人了。”邹老亲切地称施奇强为老邻居,还把一大把糖塞到施奇强小女儿的手里。她告诉记者,施奇强家住在彭公乡,她以前也是在那下的乡并住了40年,所以特别亲切。
潘尚玉的老伴赵老师和女儿、女婿安静地坐在一旁。女儿赵蒙指着施奇强对老父亲说:“这就是在妈妈之后,把自己眼角膜捐出来的施奇强。”看着那么多人关心着他们,赵蒙站起来说:“自从我母亲去世后,很多人都加入了捐献眼角膜的行列,我和父亲很欣慰,也很感动。感谢钱江晚报和大家对我母亲的关心。”
让我来做你的“眼睛”
“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让我们带着感动,揣着感恩的心向他们致敬。”晚会开始前,主持人上台对潘尚玉和施奇强的感人事迹作了简单介绍,台下立即爆以热烈的掌声。许多读者都主动坐在了“英雄”身边,施奇强看不见,他们要做他的“眼睛”。
“台上有个钱塘门,钱王在那里练兵。前面的台可以升降的,士兵从上面升上来又降下去。”邹琳英老人一直坐在施奇强的身后,时不时俯身向前,搭着他的肩膀把节目很仔细地讲解给他听。“爸爸,台上有荷花,还有鸟。那些人真厉害,站在滑板上还能把碗顶到头上。”施奇强的小女儿也在一旁做“翻译”。
“钱王练兵啊,这个我知道,小时候从书里了解过这段历史。”施奇强很认真地听着,嘴角微微上扬,听到精彩处还会鼓掌叫好。当《梁山伯与祝英台》熟悉的旋律响起,他摸着女儿的头对记者说:“我女儿从来没有听过越剧,你看她听得多开心。我虽然看不见,但有热心的大妈和女儿给我讲解,在我心里已经想象出一场精彩的演出了。”
潘尚玉的老伴赵老师也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老伴生前最喜欢唱歌和跳舞了,也很喜欢看演出,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办一场小型的个人演唱会,可惜后来身体不行了。不过她的眼睛又能看见了,能看到别人唱歌和跳舞。”
本报见习记者 徐洁 本报记者 王玲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