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杭州东园婴幼教育中心陈红华老师给托班宝宝准备水果点心,结果一个意件的发现深深触动了她。
陈红华老师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托班宝宝的咀嚼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她事先就把每个苹果都一分为二,以便于孩子们吃。
等到宝宝们洗完手,坐下来一起分享苹果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只见班上大部分宝宝都呆呆地看着手上拿着的半个苹果,尽然不知道应该如何下口。
陈老师装作没看到,轻轻地说:“宝宝们,快把甜甜的大苹果‘啊呜啊呜’吃到肚子里噢!”
过了一会儿,再看这群小宝贝,欢欢、弯弯、家明都没有用嘴巴咬苹果,而是不停地用小手抠着苹果肉;满佶已经在桌子上吐了一堆的苹果肉和皮;樾樾则举着半个苹果跑过来,指着苹果核对陈红华说:“老师,这是烂的!烂的!”随手就想把苹果扔到垃圾筒里去……
看到孩子们吃苹果的这个情形,陈红华感到忧虑。今天,我们的孩子在家中衣食无忧,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对这么普通的苹果,他们却显得有点无助。家长们为宝宝创设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环境,其实是溺爱了孩子。
于是,她对每个宝宝说:“我们用牙齿把苹果咬下来,然后用大牙把苹果咬得更碎些,就可以咽到肚子里去喽!大家快试一试吧!”这时,孩子们才开始去咬苹果,而且还都有点小心翼翼。
放学时,陈老师随机询问了几位家长:“宝宝在家是怎么吃苹果的?”结果家长们都很一致说:“我们都是削了皮、切成小块,用牙签喂给宝宝吃的!”
陈老师又问道:“宝宝认识苹果吗?”
家长们说:“我们家里墙上挂着水果识图,宝宝很早就认识了。”但是,从陈老师的观察看,不少孩子不知道苹果里有核,不知道苹果除了红色还有绿色,还有黄色……
康康妈妈的感想:家长们对于自己孩子能力发展的了解有时是很片面的,幸好陈红华老师细心地观察到了一些不足。2~3岁的婴幼儿,他们的知识来源是生活,并且有赖于成人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真实物品。因为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小手去摸、小眼睛去观察、小嘴巴去尝、小耳朵去听……在真实的体验下,才会理解事物。
杭州市口腔医院儿科主任荆畅: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方便儿童进食而选择一些精细、绵软的食物,诸如将水果切成细块甚至榨成果汁,殊不知这样虽然可以摄取到一定的维生素,但是对孩子的颌骨发育却是大大不利的。
如果我们长期食用没有足够硬度、强度的食物,就会导致咀嚼功能的减退,咀嚼肌及颌骨发育不良,而牙齿是在胚胎期即已开始发育,大小宽度是不变的。这样就导致了牙量和骨量的不调,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牙齿不整齐。
只有具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才可以有效刺激牙槽骨的发育。这是最明显的“用进废退”的实例。
此外,家长还要了解,咀嚼器官的发育是一个联系广泛而复杂的过程,不仅有赖于牙齿的正常发育、正常的萌出及正常的功能,还有赖于牙槽骨、颌骨及整个面部、颅部的正常发育。 本报记者 沈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