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发展到现在,大盘在3000点关前震荡,面对高高在上的股价和大盘,投资者争相开户进场之后,正在为选股而左右为难。然而,相比之下,这个市场的“大非”、“小非”似乎有些“不识时务”……套现离场。在市场尚未来得及完全消化吉林森工、中兴通讯等公司“大非”减持的所蕴涵的含义及其可能的影响之际,减持案例再度降临。日前,泸州老窖、中信证券分别发布“大非”减持公告,截至1月25日收盘,前者控股股东抛售1026万股,后者发起人股东中信国安已累计抛售6211.86万股。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应警惕大股东套现带来的风险。
1月份“大非”减持数量大幅增加,业内人士指出,“大非”减持行为已经开始由个股现象逐渐向群体行为演变;股改以来的限售流通股在今年集中解禁,加之去年网下发行的新股在今年结束锁定,非流通股解禁高峰即将来临,这可能会成为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二级市场上,最早出现“大非”减持的是伟星股份,该公司于去年9月14日公告称,控股股东伟星集团截至9月13日收盘,出售公司股份79.5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06%,平均价格12.56元/股,除此而外,没有其他“大非”减持案例。然而,进入2007年,情况明显发生了变化。宁波华翔控股股东减持220.21万股;华发股份大股东减持593.03万股;双鹭药业大股东减持87.08万股;益佰制药大股东减持30.50万股;上周,又有中兴通讯控股股东抛售1148.91万股;吉林森工控股股东出售338.56万股。而今,“大非”减持有队伍再添泸州老窖、中信证券两员大将。短短一个月,已有8家“大非”激流勇退。
目前已经发生的9次“大非”减持行动中,所有减持都是发生在减持前的历史高位,如1月24日公告减持的中兴通讯大股东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减持时间是截至1月22日,正是中兴通讯股价收于47元创近7年新高。另外伟星股份、宁波华翔、华发股份、吉林森工、益伯制药、泸州老窖等大股东减持的时间点也都是选在股价的历史高点。
业内人士认为,“大非”抛售之前的“功课”做得肯定更足,包括券商等在内的财务顾问,很可能就是“大非”的智囊团,对公司的估值、业绩增长速度、股价走势等的把握无疑更为精准,但也正因如此,“大非”的抛售才显得更加可怕。与此同时,从资金面上来说,解禁套现的钱很大部分不会再流进股市,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业内人士提醒,在牛市中市场往往处于癫狂状态,对“大非”解禁套现视而不见,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券商研究所的统计数据,2007年解禁的非流通股涉及流通市值在7828.65亿元以上,其中5月和10月为高峰期,涉及流通市值分别为1099亿元和1836亿元,这无疑是个让人感到压力的数据。 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