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0版:运动·时尚
3  4  
PDF 版
· 宝石山上玩漂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宝石山上玩漂移
■撰文 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徐小翔 摄影 李琳
  宝石山到初阳台,是杭州人再熟悉不过的登山线路。

  从去年夏天开始,在这条经典的登山路上多了几个与众不同的“爬山”人。

  上宝石山,他们以脚不落地“爬”完全程为骄傲;上山顶,哪里没路他们往哪里去;每次出现,旁人总是忙着按下快门记录下他们的“爬山”英姿……他们不是明星,只是一群另类的山地车“骑士”、喜欢不一样的漂移。

  如此“爬山”去

  本报讯 上周六下午3点,宝石四弄宝石山脚下,几名山地车爱好者准时出现在那里。上宝石山,是他们锻炼的主要内容,不过大家并没有往已经铺设好的石阶路上走,正对面是一段很陡的上坡路,几人的“爬山”就从这里开始。

  骑山地车上宝石山?你没有听错。从去年夏天开始,经过数十次探路,杭州车友王世国兴奋地向杭城车友宣布:“上宝石山,是杭州第一山地车骑行线路。”

  经过宝石山、上到初阳台,这就是老王所说的“山地车第一骑行路线”。宝石山海拔不到百米,初阳台也不过125米,对用双脚去丈量的人而言,这个高度是“小意思”,可要骑车山上,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近乎狂想。

  “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想骑车爬上宝石山,需要车手具备全方位的素质,包括身体、包括技术,也包括装备。少了哪一样,这山就上不去。”老王已经无数次地骑过这条线路,“如果说全程脚不落地是成功标准的话,我的成功率也仅是十分之一。”

  老王带头朝坡上冲去,车友秦臻悦、吴宏海等4人尾随其后。开始的这一段持续上坡已是很难,有人在起步时就险些摔倒,“就这一段路,已经能成为小型山地车比赛的赛道,没个两三个月的练习,根本上不去。”吴宏海说,能上这一段就是成功的起步。

  接下来的路更不平坦,已铺好的平整石头路,大家都不去走,土路、山坡、岩石路段……才是他们的上山路。

  十来分钟的时间,众人已骑至初阳台。初阳台前一段长长的石阶成了大家表演的舞台。沿着路基旁的土路,众人先冲下坡去,再折返山顶。“这是最难的一段了,坡度大,路面陡,骑行的成功率最低。”成功冲顶的老王边喘边说。

  众人骑得起劲,一旁的登山人早已都成了他们的“粉丝”。很多人疑惑地说,“难道他们真的是骑上来的吗?”也有的以为是在拍广告,“这都是特技表演吧,可能是在拍广告。”天天上宝石山的张德胜老人猜测道。当得知这只不过是普通山地车爱好者的锻炼时,老张应道:“这帮杭州人,可是真能折腾真会玩。”

  骑行着挑战着

  “头龙头、凤凰山、老和山我都骑过,还是宝石山最好,这里最适合山地车骑行,可以检验山地车爱好者的综合素质。”作为宝石山骑行路线的探路人,王世国很满意自己的“发现”。

  身为自行车店老板的老王,更是自行车业余运动员。骑车一天不落、搞自行车活动比卖自行车更起劲、有了新车,经常成为第一个购买者……不断去发现新的骑行路线,对老王来说再正常不过。

  老王最钟爱的是山地车,“因为山里的空气最清新,作为锻炼方式最合适,而公路车则离公路、离城市太近。”自从发现了宝石山骑行线,每天下午3点,只要天气许可、只要店里没有走不开的事,老王都会准时到宝石四弄报到。“这个时候路上车最少、而山上温度最合适。”

  为了找到一条流畅的宝石山骑行线路,老王吃了不少苦,摔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路上有点分心,车子被一个树桩绊倒,车子坏了不说,人也来了个360度空翻,幸好没有受伤。”可探路成功后,老王兴奋不已。“不光是平时的锻炼,哪怕是世界职业级的比赛也完全可以在这条线路进行。”老王说,他已经和几个车友在策划,春节过后在这条骑行线的起始段先做一个小型的3分钟绕圈赛。

  “最开始我把这条线路往网上公布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很容易,可实际骑过之后,很多人都被吓走了。”老王不无得意地说,现在杭州能脚不落地顺利骑完全程的也就四五个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每一次锻炼的过程都像是游戏过关,每过一个难点,就是过了一关,非常刺激。不过,即使打了‘通关’,还是有新的挑战,调整自行车的齿速比,线路的难度又完全不一样了。”老王说,宝石山线路对每一个山地车爱好者来说,都是无止境的挑战之路。

  骑行着享受着

  “我早已不满足在平地骑行,骑车爬山,融入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享受。”48岁的玩车族蔡跃生从第一次骑过宝石山,便喜欢上了这条充满乐趣的骑行路。“很多人在公路上骑山地车,如果他们也往山上骑过,肯定也爱往山上走了。”

  对在车友中以“老男人”自居的蔡跃生来说,骑车成了他释放工作压力的“良药”。“说直点就像是上了瘾一样,无法自拔!”他调侃道。

  2003年之前,蔡跃生几乎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懒到连200米的距离也非开车不可。虽说没大病,但人总觉得没精神。2003年“非典”的突发让蔡跃生自觉身体危机的存在。“相同的人群中,抵抗力弱的容易患病,主要就是各人的体质不同。”从那以后,蔡跃生强迫自己骑车锻炼。

  起初的阶段很辛苦,每次骑行,40多岁的蔡跃生追着一帮小年轻只能咬牙坚持,半年后,他便可以跟上大部队。一年之后,蔡跃生与同伴历经11天跋涉从格尔木骑行到拉萨,全程1200公里。“那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当我们穿越昆仑山时,看着如画般的美景,所有人都感动得流泪。”

  从高原回来,蔡跃生如同获得新生一般,他不再满足于平地上的骑行。上山去,是心中早有的想法。十里琅珰、宝石山……蔡跃生和自己较着劲,“不单单是身体上的变化,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会发觉很多奥妙,身心都很愉悦。”

  骑行着创新着

  在学校里,他是一名授业的教师,而私下里他却是个热爱生活的玩家。头戴黑色骑行帽、身着骑行服的吴宏海腾身越上一个高坡,动作轻盈矫健。

  “其实我的兴趣很广泛,摄影、无线电、自行车,什么好玩我玩什么。”36岁的吴宏海是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系的一名副教授。去年,第一次接触山地车的吴宏海就深深迷恋上了这项充满激情的运动,“玩山地车就是在享受腾挪闪跃的过程。”那时,他就花了数万元买了第一辆山地车TREK ELITE 9.8, “因为喜欢,所以不惜血本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也与我的性格相符。”

  骑行数月后,普通的道路不再能满足吴宏海对技术提升的要求,和朋友商量后,他们决定在市内的山上开辟几条越野山地车骑行线。身为地理系副教授的他当然义不容辞,用GPRS测量山道地势,吴宏海成了最忙碌的人。几天后,宝石山上一片险要的碎石路被开辟出来,随即就成了山地车玩家们小试牛刀的迷你赛道。“能将工作与兴趣融为一体,是莫大的乐趣。”看着成果,吴宏海喝了蜜糖般开心。

  如今每逢双休日,吴宏海总会和车友们骑车跑山体验极限的感觉。“在山上骑绝对能考验你对山路的洞察力、遇事的反应能力,处处有惊险,处处有刺激。”吴宏海认为,山地越野更多的给予人们自我创造和发挥的空间,在路上可以像小鸟般自由发挥,“只要够水平,没有什么做不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运动·时尚 C0010 宝石山上玩漂移 ■撰文 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徐小翔 摄影 李琳 2007-1-31 钱江晚报c00102007-01-3100005;钱江晚报c00102007-01-3100017;48257178002CE17348257273000DAD32;钱江晚报c00102007-01-3100020;钱江晚报c00102007-01-31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