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次讨论会上,有与会者提出,当前的涉及医患关系的一些报道中,“舆论普遍将医院看作是‘强势群体’,对患者这个‘弱势群体’给予了‘过度’的关注”。
先说强势弱势的话题,在医疗资源配置完全由诊疗方掌握的情况下,难道患者还不是“弱势群体”?有几个病人敢对医生说我不要做这个检查,不要吃这种药?
现在对医患关系的舆论监督报道,真实当然是第一要务,笔者更赞同千万不要为了“争眼球”而“抢发稿件”,报道上电视变铅字之前请更多的专家看一看是对医,对患者对媒体来说都是一种更负责的态度。
但还是要再说一句,医患关系的“病根”其实并不在这里。
这些年来,医患关系渐成难点。部分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医务人员戴钢盔上班、公安干警驻扎医院维持秩序等让人争论不已的情况。为什么“白衣天使”的高贵形象在人们心中渐渐淡漠?
我想,关键原因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别医务工作者丢失了“悬壶济世”的传统。
早年间杭城不少名医,看到有穷人看不起病的,不仅不收诊疗费,还会送他们一点药,哪有回扣一说。著名的眼科医生李云泉,每逢星期天义诊,每年冬天还要给穷人施粥。前段时间本报报道的“大医”唐福安,家里看病是从来不收钱的。
有些事,固然有外因,但内因还是决定因素。务实、勤勉是浙江人的优良素质,改善医患信任感,我看还是要从医院抓起,与媒体是否唱赞歌没多大关系,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报记者 蒋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