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采砂背后的腐败链
随着近年来砂石价格飙升,鄱阳湖砂石资源成了许多人觊觎的目标,而湖中黄砂又以永修县吴城镇水域的砂质为最,由于采砂利益惊人,当地人将湖砂称为“水中海洛因”。2004年采砂最高峰时,仅吴城镇水域就停泊了200多艘采砂船。
“采砂就是淘金。”永修县吴城镇渔民透露,在政府对采砂权公开拍卖前,一个采砂业主一昼夜可以装运300船砂石,共15万吨,每吨砂的纯利3元,可获利45万元。吴城镇同兴村一名姓叶的村民说:“以前挖砂船功率只有几十马力,上千马力的罕见,近几年出现了几千马力的‘吸砂王’,一次作业可在水底吸出一个60米宽的大坑,功率更大的可将水下30米、100米直径范围内的砂石吸个精光。”
据了解,吴城镇水域采砂区共分7个采区,2002年至2004年间由永修县河道采砂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县政府将各采区发包给吴城镇政府,镇政府转包给各村委会,各村委会又吸纳浙江等地老板投资入股进行开采。2002年以来,县政府每年收取的承包费用仅三四百万元,采砂每年产生的利润则过亿元。
悬殊的利益差距背后很可能隐藏着职务犯罪。2005年4月起,永修县检察院以吴城镇松丰村委会会计甘世旺作为突破口,逐渐查清采砂老板向村干部、吴城镇主要领导和县里主管采砂的政府部门领导层层行贿的事实。随着调查的深入,吴城镇党委书记范次东、党委副书记彭振东、永修县水务局副局长兼县采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强和吴城水上公安分局局长吴家凤以及部分村干部相继落网。
检察院干警在办案中发现,采砂合同中关于采砂泵的加油地被指定在同一地点——吴城加油站,而吴城加油站的油价比其他加油站要贵得多。以此为线索,吴城镇加油站承包人范木火为获得采砂区成品油的垄断经营权,向原县副县长黄阳生、原县石油公司经理骆某以及各采砂老板行贿数十万元的犯罪事实浮出水面。至此,检察机关挖出“吴城采砂窝案”11件13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6人,涉案金额800多万元。
“潜规则”撂倒22名干部
永修县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由于建筑工程行业利润高,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激烈,为获取工程,将工程总造价的5%至10%列入“公关费”用于行贿,竟成为建筑行业的“潜规则”。
在建筑商吕木水行贿案中,身为永修县市政公司经理、永修县第二建筑总承包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他,为承接工程业务,在工程招投标及工程施工、验收、结算、工程款支付等过程中向他人行贿31万多元。由吕木水牵出受贿串案达12件14人,包括原永修县法院院长欧阳顺乐、原县农牧局局长张红华、原立新乡党委书记江运林、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邱开林、原县房管局局长夏文舵和原县移民办主任蔡显忠等一批干部落马。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工程建筑市场长期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竞争激烈,尤其是多数工程并非企业自身投标,而是在收取挂靠费后向个人出借企业资质,致使工程投标实为个人之间利益之争。包工头们为了个人利益,披着招标企业的合法外衣,向工程有关人员行贿。
由于建筑行业包括审批、规划、招标投标、施工、采购、质量监理、验收评估等多个环节,涉及的部门众多,需要“公关”的人员较多。于是,“公关费”逐渐成为永修县建筑业的“潜规则”,许多施工单位甚至将工程总造价的5%至10%作为行贿资金列入支出预算。在吕木水承接的一个总造价80万元的工程中,他竟向业主单位两名主要领导行贿5万元。
据了解,2004年以来,仅永修县检察院共查处建筑行业贿赂案件35件39人,其中包括5名副县级干部和17名科级干部。
商业贿赂花样翻新
永修县检察院在对“吴城采砂窝案”和吕木水行贿窝案分析后发现,建筑领域职务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呈现新特点。
一是犯罪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红包、红利、购物卡、信息咨询费、借考察之名出国旅游等商业行贿手段名目繁多。“吴城采砂窝案”中,行贿人以采砂分红的名义行贿;吕木水贿赂串案多以信息咨询费名义行贿。
二是作案环节集中,手法复杂。作案环节主要集中在招投标、建筑施工以及结算和验收环节。在工程招投标中,一些发包方收受投标人的贿赂,明招暗定,泄露标底,或强行指定承包方;一些企业通过贿赂其他企业进行陪标、围标,或向发包方、评标委员会成员、发包方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等直接行贿,谋求中标;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行贿,通过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或提高价格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在项目预决算中,一些施工单位通过向建设单位有关管理人员行贿,虚设项目、重复计算工程量以骗取工程款。
三是窝案串案明显,领导干部犯罪比例大。建筑行业包括的环节众多,使贿赂犯罪呈现群体性特点。此外,由于各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手中掌握工程发包、资金运用等决策权,有的单位案发后甚至出现领导班子“一锅端”的情况。
检察机关认为,检察机关、建设部门、发改委、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应加强协调,建立有效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取消或限制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进入工程建设市场的机会。同时,要完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监督机制,避免领导干部在招投标等各环节中的“一言堂”等现象。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