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几乎没有课外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人文版“乡村调查:孩子,让我看看你的书包”发现——
在乡村,100只小书包里

几乎没有课外书
  本报讯 当城里的孩子烦恼着肩头的书包太重,乡村里的孩子们的书包又是怎样一番情形?在新年和寒假即将来临之际,本报人文版近日进行了一次特别人文调查,记者们走访了余杭、嵊州和磐安等地的乡村学校,试图通过100多个乡村孩子的书包,一窥乡村孩子的文化生活和信息来源的全貌。

  调查发现,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观念、图书馆和书店的设施限制,乡村孩子们的课外图书十分匮乏,有时甚至是一种奢侈品。

  课外书成了农村孩子的奢侈品

  面对记者的采访,孩子们天真而羞怯地展示他们的书包,在记者调查的100只小书包里,除了课本和文具,几乎没有一本课外书。

  在磐安县九和乡上俞村,25年来,全村村民只拥有一本书——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三国演义》下册;

  在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一对父母愿意每天给孩子买3斤鲜荔枝,但从没未买过一本课外书;

  余杭区径山镇潘板中心小学漕桥分校的图书室,整整17年未进过新书;

  余杭区舟枕中心小学的一位小男生忍着每天只读一个故事,因为他只有一本课外书,怕一下读完了……

  当都市的孩子发着短信、打着网络游戏、为过多的课外书而头疼;而那些在乡野里成长的孩子们,却因为经济条件、父母观念、图书馆和书店的设施限制,对课外书有一种饥渴,他们渴望能读到更多的课外书。

  对于这个世界,农村的孩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好奇,他们的心中有那么多的问号需要破解,他们想听那些最经典的故事,让他们的生命在智慧中成长。

  一位乡村的语文老师对记者说:“这次的语文测验中就有一句,‘黑法不知勤学早’,后面一句,孩子们就填不上来,因为看的书太少了,真是‘白发方悔读书迟’啊。”

  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许可以解决,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富裕起来的父母,在意识上却依然“贫困”和蒙昧。有一对农村父母可以跟着电视广告为孩子买最时髦的营养品,但是他们却想不到带孩子逛一回书店,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买怎样的书。农村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终日为生计奔波,而受教育的程度限制了他们对孩子图书的重视。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引导和提醒。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阅读已经全然超越了让一个人聪明的意义,它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养成、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的构建,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麦田守望者”的渴求

  在偏远如磐安山村小学中,图书室也已经成了学校必不可少的“装备”,但记者的欣喜很快就被落寞代替。那些简陋的图书室里破旧的书本,那些艰深的文学巨著让孩子们望而生畏,那些落满灰尘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杂志,陈旧的、不合年龄段的知识构成了孩子们全部的知识背景。

  一位老师无奈地告诉记者,上级规定图书室需要按照每个学生拥有20本书的比例来配备图书,但是学校无财力购置,所以他只好将一些农作物栽培的书也算进去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图书室孩子不爱去也是必然结果。

  他们可以去买书吗?而书店的脚步还没有延伸到村庄里,因为农村的购买力有限。因此,离农村孩子最近的书店,往往就是几十公里之外的县城的新华书店。

  教育研究发现,外界信息刺激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展。本报人文版此次对农村孩子书包的调查,最后也延展到对孩子们整个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上。可是除了电视,他们几乎就没有任何获取信息的渠道了。

  一位五年级男生说,他喜欢读书,最希望有作文书和故事书;一位乡村教师说,他们最缺的就是教师的“教辅”……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们都能强烈地感到扑面而来孩子们对图书和知识的渴求。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为主人公的男孩日复一日地在麦田里守望,乡村的孩子们也在等待那些指引他们心灵的“鸡汤”。所以,对于社会各界来说,可以做的还很多。

  本报记者 陈 桔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几乎没有课外书 2007-2-1 48257178002CE17348257274003D87E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