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民声
3  4  
PDF 版
· 一个包子(小小说)(节选)
· 看,野草上的露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看,野草上的露珠
“原生态打工文本”来稿火热,朴实无华却真实震撼
  ■本报通讯员 潘虹

  本报记者 薛建国 熊晓燕

  

  本报讯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虽然只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它一样倔强地向往阳光,一样会迸发出令人惊叹的生命力。本报征集“原生态打工文本”以来,在短短两天里,就收到几十篇民工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虽然这些作品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藻,没有更多技巧的运用和情节的架构,但仍让我们感佩于这些“民工才子”的才华,更加感佩于他们在字里行间所表现出那种生活的真实和不屈不挠对命运的抗争。

  37岁的四川人李全是第一个用电子邮件给我们发来他的小说的人。1991年,他离开家乡到新疆打工,在煤矿当过挖煤工,在酒厂做过苦工,还做过工地小工,但是艰辛的生活并未改变他对文学的热爱。从1999年以来,他已在国内外发表短篇小说等500多篇,许多作品还获了奖。2003年,李全凭着他多年在文学方面的不懈努力,被招聘到湖州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他的全家也搬到了湖州,成为新湖州人。

  李全高兴地说,他的小说集《秋雨下个不停》就要出版了,里面许多故事情节,都是他的打工经历。可以说,没有他的打工经历,也就没有这本小说集的出版。

  在临安打工的江西民工阮柏泉也给我们发来他的3个“打工故事”。他说,看了“民工作家”毛爱琴的报道后,特别感慨:“以前我曾经试着写过长篇,不过都没有成功。我现在仍然在写一个长篇小说,写了16万多字了,反映的是一个青年民工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是如何蜕变的,预计要写20多万字。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毛爱琴大姐那样走入大众的视野,这是我的梦想。”

  阮柏泉还建议我们能在报纸上开辟一个诸如“民工作者”的专栏,给像他一样热爱写作的民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们征集“原生态打工文本”的消息也引起了省作协“浙江诗人之家”的关注。昨天下午,“诗人之家”负责人王金虎捧了一叠文稿和诗集特地来到本报,这些全是诗人之家“旗下”民工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大部分是诗歌和散文。

  王金虎说:“诗人之家有140多位会员,其中有四五十名会员是全省各地的民工,他们的笔调也许还很稚拙,他们的诗也许像大白话,但这是他们最真实生活和心声的表达,表达了他们像号子一样的呐喊。因为真实,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一些民工会员的作品发表以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甚至有关领导的关注。这也就是民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民工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这一人群真实的生活。作者用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用我们的眼睛发现不了的世界,比如5分钱的计较,比如对高楼大厦的莫名恐惧,比如那些随处遇到的白眼和不屑……民工作者以自己敏感的心,用文字将这些自卑和歧视表达出来,呼唤尊重和平等。

  细读这些来自民工的质朴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很多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许多作者都写了自己从开始打工到最后辗转落户城市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社会变迁。民工诗人曹月芬10年前到深圳打工,从一个打工妹做起,最后成为一名大学生。她在《让我感谢》一诗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外面的风景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你发现事物的眼睛。让我感谢这个时代,在每一处都撒下机会的种子,只待我带着春风和雨露去寻找。”

  本报选登一批民工朋友给我们发来的“原生态打工文本”,从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民工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对他们有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其他民工朋友给我们送来的文学作品,我们将全文刊登在钱江晚报网络版http://qb.zjol.com.cn,欢迎大家登录浏览。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声 A0006 看,野草上的露珠 2007-2-2 48257178002CE1734825727500374D76 2